天之星天文论坛(大陆著名天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历史
查看: 256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迈向宇宙的第一步~很适合大家学习和借鉴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31 12:1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翻开人类文明史的第一页,天文学就占有显著的地位。巴比伦的泥碑,埃及的金字塔,都是历史的见证。在中国,殷商时代留下的甲骨文物里,有丰富的天文记录,表明在黄河流域,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以前更为古远的世代。   
萨尔斯伯利平原上的巨石阵曾引得多少人兴叹,那巧夺天功的计算与安排,居然令人类不相信是自己祖先所为。
人类对天文世界的认识是从自身所处的太阳系开始的。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太阳系的其他成员: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都绕着太阳旋转。
从天文学的角度看,地球贵在是一个适于生物存在和繁衍的行星。虽然我们相信宇宙间还会有千千万万个能够繁殖生命的星球,但以目前的科学水平,我们还不能发现它们。作为行星,地球只是太阳系的一个普通成员。它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组成虽然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特殊。连地球在内,太阳系内已经知道的大行星有九个,从离太阳最近的算起,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它们都沿着同一方向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转动,轨道都是椭圆的。大多数行星的轨道,都大致在同一平面上。冥王星离太阳最远,轨道直径约120亿公里。但太阳系的边界并不到此为止,可能还要遥远得多。   
拍摄于1895年的北京古观象台,人工着色的技术令人叫绝。褐色的金属可能有过美妙的幻想,而今天它已经成为人们欣赏的文物。
除了水星和金星,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周围都有卫星环绕。地球有一个卫星──月球,直径约3,500公里,在太阳系里算是一个大型卫星。
小行星是太阳系里较小的天体,已经发现数千颗,其中最大的一颗──谷神星,直径约1,000 公里。大部分小行星分布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
彗星也是太阳系中质量较小的天体。绝大多数彗星沿着非常扁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它们在靠近太阳时显得十分明亮,而且拖着一条长尾巴。
流星体是太阳系内更小的天体,大多数还没有豌豆那样大,质量不到1克。流星体是固态的,也绕太阳转动,但轨道千差万别。它们经常会闯入地球大气层。由于速度很高,流星同地球大气的分子碰撞而发热、发光,形成明亮的光迹,划过夜空,称为流星现象。绝大部分流星体在进入地球大气时化为气体,也有一些比较大的或特别大的,在大气中没有烧尽,落到地面上便是陨石。   
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泉源。作为恒星来说,太阳既很普通又很典型。它在各类恒星中不算亮也不算暗,不算大也不算小。它的质量约为2,000亿亿亿吨,半径约70万公里。太阳的中心处在很高的压力下,温度约达1,500万度。那里的高温高压导致热核聚变(就像氢弹爆炸),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地球上按现在的消费水平使用1,000万年。太阳内部产生的这种能量,辗转经历千万年的时间才传到太阳表面,然后辐射到周围的空间中去。太阳由约71%的氢、27%的氦和 2%的其他元素组成。表面温度约6,000 度。作为太阳大气外层的日冕含有温度高达100~200万度的电子气体。太阳外层大气以及太阳磁场,延伸到极其广阔的太阳系空间。   
人们仰望天空的技术有了突飞猛进,望远镜的口径已经突破了10米大关。在漆黑的深夜,荒芜的山顶,与闪闪星光相对映的,就是那大玻璃镜头下人类的双眼。
随着天体物理学的进展,我们已经能够大概地描绘出太阳(以及绝大部分恒星)的发生和发展的历程。大约在50亿年前,太阳的前身──银河系里的一团尘埃──气体云,由于引力收缩,在几亿年中聚集成为发光的“星前”天体,随即形成了太阳系的雏形。星前天体在继续收缩中使中心部分愈来愈热,当温度升至700万度以上时,便产生核聚变,也就是由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氦原子核的“氢燃烧”过程。氢燃烧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使太阳内部的辐射压力和气体压力一起抵挡住进一步的引力收缩,这时太阳便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平衡时期。   
太阳所含的氢估计足够燃烧 100亿年。太阳现在的年龄约50亿岁,所以正处在中年。到了氢燃烧末期,太阳的核心部分主要是聚变的产物──氦,外壳部分则仍以氢为主。由氦构成的核心由于引力作用,愈缩愈密,氢包壳则在继续燃烧中膨胀,使太阳变成表面温度较低而体积很大的红巨星。红巨星的氦核心部分继续收缩,直到中心温度达到一亿度时,开始了内部的“氦燃烧”,也就是氦聚变成碳的过程。到了氦燃烧末期,由碳构成的核心不断收缩,而其外壳可能很快膨胀成为与中心脱离的行星状星云,而中心体在太阳原始质量的条件下不足以引起“碳燃烧”,就继续收缩,直到形成密度非常大、亮度很低的白矮星。
银河系中估计有数以千亿计的恒星,比较稀疏地分布在尺度约10万光年的空间范围里。在已经研究过的恒星中,它们的化学组成大同小异,质量的差别也不是很大:最小的质量大约为太阳的百分之几,最大的不过为太阳的 120倍。不同质量的恒星在自己的各个演化阶段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光度。不同恒星的光度,以每秒钟发出的能量来看,可能相差很大。例如一些超巨星,光度可达太阳的200万倍,而像白矮星那样的暗星,光度则只有太阳的几十万分之一。当然还有许多我们没有能够观测到的那些并不发光或正在熄灭的星体,它们的光度等于或接近于零。   
许多恒星的光度会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其中变星的光度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从一小时到几百天不等,也有的可以长达两三年。另有一些恒星的光度变化是突发性的,其中变化最剧烈的是新星和超新星。它们是处在演化过程的某个转折点上,内部严重失去平衡,导致星体剧烈爆炸发出强光。规模较小的可以引起光度突增几万至几百万倍,称为新星,而规模大的则几乎把星体全部质量都抛射出去,这时的光度突变可达千万倍至上亿倍,称为超新星。
恒星的大小十分悬殊。尽管处在氢燃烧阶段的各类恒星直径相差最多不过几百倍,但是在演化的某些阶段上则不然,如包壳膨胀时形成的超巨星,直径可达太阳的几百或几千倍。而演化末期的白矮星和中子星,星体物质高度压缩,内部密度可达水的十万倍到百万亿倍,直径却只有太阳的几万分之一到几十分之一。   
科学不懂得满足,一飞冲天更是古以有之的幻想。每一次火箭腾空而起的咆哮,都是一曲人类欢呼胜利的凯歌。
尽管各种恒星的性质千差万别,但是它们的演化几乎都可以用核聚变为主的理论来解释。事实上,只要确定星体的起始质量和化学组成,就可以推断出这颗恒星从诞生到死亡的每一个阶段的物理特性。上面所说的形形色色的恒星,都可以被认为是具有某种起始质量的星体演化到某一特定阶段的表现。恒星演化理论的建立,无疑是二十世纪天文学的一个重大成就。尽管这种理论并非无懈可击,但是它为理解恒星的基本性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由此引伸出来的一些结果,如化学元素的起源学说,以及包括黑洞在内的超密态天体的预测等,除了天文学上的意义外,对现代物理学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恒星在空间中常常不是孤立的。估计由两颗星组成的双星可能占全部恒星的三分之一。还有三、五颗星聚在一起的,组成聚星。也有几十、几百乃至几百万个聚在一起的,形成星团。所有恒星都沉浸在星际物质的海洋中。星际物质包括星际气体和尘埃等,平均密度约为每立方厘米一个原子(种密度就好比一个能装3千万亿亿个小球的容器里只装着1个小球)。星际物质高度密集的地方形成星云。星云与恒星是天文世界中两种互相矛盾又互相转化的实体。星云是构成恒星的原料,而恒星向空间抛射的物质也成为星云的一部分原料。
夏夜仰望天空,可以看到横贯天空的银河。从望远镜里看去,银河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颗星星组成的。这些星星构成了庞大的恒星集团取名为银河系。在银河系里,大部分恒星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范围内,侧面看去像一只铁饼。我们的地球也在这个铁饼里,人们肉眼看到的银河正是这个“铁饼”的一部分。在银河系里,恒星的总数在1,000亿颗以上,此外还有各种类型的银河星云、星际气体和尘埃。   
月亮上没有嫦娥,人间的千年梦却已经随着那伟大的一步而成为现实。科学没有国界,全人类都为此骄傲。
银河系的扁球密集部分,直径约十万光年,中心厚约一万光年;除了扁球系统外,还有一部分恒星稀疏地分布在一个圆球状的空间范围内,形成所谓的银晕。整个银河系在转动着,离开中心的距离不同,转动速度也不同。太阳带着太阳系的其他天体,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绕银河系中心转动,转一周约需2.5亿年。
银河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同银河系规模相当的庞大天体系统,它们曾被形象地称为“宇宙岛”,一般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
星系也聚成大大小小的集团,有双重星系、多重星系以至由成百上千个星系组成的星系团。用目前最大的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数以十亿计的星系,其中离我们最远的估计达150亿光年。
河外星系按它们的形态可以分为椭圆星系、旋涡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等类型。它们的演化历程目前尚无定论。但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许多正在经历着爆炸过程或正在抛射巨量物质的河外目标,陆续进入天文学研究的前沿。这些目标包括类星体、各种射电星系、塞佛特星系、蝎虎座BL型天体等,统称为“活动星系”。对它们的研究涉及宇宙间规模巨大的能量产生、释放和转移的过程,同时也接触到星系的发生和发展的线索。   
从对月亮、太阳到银河再到河外星系的观测,使人类认识宇宙的范围扩展到以百亿光年为尺度的广阔空间。然而宇宙中的无穷奥秘我们还知道得很有限。
人类的祖先测量太阳、 月亮、 星星在天空的位置,研究它们的位置随着时间变化的规律、从而为农,牧业生产的需要确立了时间、节气和历法。这就是说,是他们最初创建了天体测量学,认识到天体运行的规律性,把它应用到时间服务和历书编算上,为生产服务;而生产的发展又不断地促进了天体测量学的发展。 
“勇气”与“奋进”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在火星的两端跑来跑去,敲敲打打。科学需要的不正是这种精神吗?
早在十六世纪以前,中国的天象观测已达到非常精确的程度。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如落下闳、张衡、祖冲之、一行、郭守敬等,设计制造出精巧的观测仪器,通过恒星观测,以定岁时,上百次地改进历法。在西方,古代天文学家倾注很大力量,研究行星在星空背景中的运动。他们年复一年,精益求精地测量行星的位置和分析行星运动的规律,终于导致了中世纪哥白尼日心学说的创立。这是自然科学的一次辉煌进步。
日心学说的发展到十七世纪达到了高峰。牛顿把力学概念应用于行星运动的研究,发现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定律,并创立了天文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天体力学。天体力学的诞生,使天文学从单纯描述天体的几何关系,进入到研究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阶段。也就是说,从单纯研究天体运动的状况,进入到研究造成这些运动的原因。
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虽然说明了许多天文现象(地球运动、潮汐现象、太阳系天体乃至星团、星系动力学现象),却不足以阐明天体的本质。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物理学的重大发展把天文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以测定天体亮度和分析天体光谱为起点的天体物理学成为天文学科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量子论、 相对论、 原子核物理学和高能物理学的创立,给了天文学以新的理论工具。研究天体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运动状态和演化规律,使人类对天体的认识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天体物理学带来的第一个成就,是天文学家从此可以有根有据地谈论天体的演化。
天体物理学的诞生标志着现代天文学的起点。天文观测也在这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回顾十七世纪以前,天文工作者在漫长的年代里只是靠肉眼来观测天象,能看到的星星不过六、七千颗。十七世纪,伽利略首创的天文望远镜,使人类的眼界忽然大大开阔。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望远镜的口径愈来愈大,人类的视野从我们周围的太阳系,从太阳系所在的、由数以千亿计的恒星和星云组成的银河系,扩大到银河系以外广袤无垠的空间。目前借助各种望远镜“视力”,数以十亿计的河外星系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些种类繁多、 结构复杂、 内容丰富、而大部分却是非常遥远而暗弱的天文对象,需要有很大的望远镜来进行观测,特别是分光观测。二十世纪初以来,直径2米直到5~6米的大型光学望远镜的发展,尤其重要的是近三、四十年来射电天文学和空间天文学的相继诞生,使天文观测手段不但具有空前的探测能力和精度,而且使天文观测的领域扩展到了整个电磁波段。这就是说,除了肉眼可以看见的光波以外,天体的紫外、红外、无线电、X射线、γ射线的现象也都能尽收眼底。十分明显,我们的时代正在经历着天文学的一次新的巨大飞跃。   
老和平号空间站已经退休了,新的国际空间站正在建设中。它是多国技术合作的结晶。现代技术与思想越来越排除封闭。
观测手段的飞跃使天体物理学进入空前活跃的阶段。如果说天体物理学在它诞生之初就对物理学作出某些贡献,如从太阳光谱中发现了化学元素氦,对星云谱线的分析提供了原子禁线理论的线索,对太阳和恒星内部结构的研究获得了热核聚变的概念,从恒星演化的理论引伸出元素综合的假说,那么,在最近十几年来天文学上接连发现的新现象,可以说给物理学科,包括天体物理学和其他物理学科分支以一连串的冲击。像红外源、分子源、天体微波激射源的发现对恒星形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脉冲星、X射线源、γ射线源的测定,则推动了恒星各阶段演化的研究;星际分子的发现,吸引了生物学界和化学界的注意;类星体、射电星系和星系核活动等高能现象的发现,对已知的物理学规律提出了尖锐的挑战;结合各种类型星系观测资料的积累和分析,星系演化和大尺度宇宙学的观测研究也已经提到日程上来。从近处看,人们最熟悉的太阳,由表及里都有一些意外的发现,如太阳内部“核工厂”中的“中微子失踪案”,太阳表面层现象的脉动,日冕上出现的冕洞,都向太阳物理学和物理学提出了新的课题;自从人造卫星上天以来,日地空间物理学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新结果;宇宙飞船远访行星,以及在月球、火星、金星上的着陆考察,使太阳系的构成和演化的研究展现出崭新的局面。
这一切,标志着天文学史上一次新的巨大飞跃带来的成果,人们对于把广阔无边的宇宙空间作为科学实验基地有了更深的印象和更大的信心。人们看到,这个基地有地面实验室难以模拟的物理条件:像星际空间中每立方厘米不到一个原子的高度真空,像中子星内部每立方厘米包含着10亿吨物质的高密度,像脉冲星表面上强达一万亿高斯的磁场,像一些恒星内部和一些恒星爆发时产生的超过100亿度的高温,像一些星系和星系核抛射物质所具有的极高速度──接近于光速、有的看起来甚至大于光速好几倍的速度,……宇宙空间中诸如此类的表演,绝不仅是地面的物理学、力学、化学乃至生物实验室的简单补充。事实上,人们意识到在这里交织着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研究的前沿,可能正酝酿着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新的突破,而这个势头目前还在增长。光学、射电和空间观测手段的发展,给予天文学、物理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冲击,将反过来促进天文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从而再导致更多的新发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前的天文学领域将日益集中天文学、力学、高能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数学乃至化学的重大课题,成为富有生命力的多学科交叉点。
在不远的将来,口径2米以上的光学望远镜将进入空间,而大气外的X射线、γ射线等观测技术也将趋于成熟。随着电子计算机、光学技术、 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地面天文观测设备,包括射电天文、光学天文和红外天文的设备,将会产生下一代的巨大口径的望远镜组合系统,其检测暗弱信息和分辨微小细节的能力将达到空前的程度。天体演化学,宇宙学以及天体物理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发展步伐将会继续加速,而一些重要的物理学领域,如高能物理学、核物理学、引力论、等离子体物理学等可能在天文研究中找到重要的突破口。   
每个热爱科学的人都会是一个爱做梦的人,他的梦永远是五彩缤纷,光怪陆离,就像神秘的宇宙。因为世界与人本就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本就是多彩的。
这些惊人的发展,也给古老的天体测量学和天体力学带来新的推动力。人造天体的发射和应用,给天体力学带来了新的使命,促进了它在理论上和计算技术上的发展。在天体测量方面,由于射电天文、空间技术和激光技术的应用,通过对一些位置已知天体的观测,已能辨别出地面上微小到几厘米的变化,从而开创了天文学、地球物理学和大地测量学的交叉点天文地球动力学。
当然,这样一个现代天文学的图景,只是整个现代科学技术的一幅特写。各门科学,特别是数学、物理学、无线电电子学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天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天文学的发展,也在持续地用它的成就来丰富其他学科的内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12:14:11 | 只看该作者
以上内容转自:
http://www.kepu.gov.cn/zlg/yuzhou/y2.htm(中国科普网)
这个网站很不错的,大家可以在其中浏览图片和其他一些有关天文的知识~
3#
发表于 2008-7-31 14:54:28 | 只看该作者
应该发在天文知识里
4#
发表于 2008-8-1 08:33:06 | 只看该作者
90年代由于遭到美国的阻挠,使中国无法加入国际空间站计划,好可惜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Astronomy Forum of Starry Sky ( 浙ICP备16020121号 )

GMT+8, 2024-11-23 09:04 , Processed in 0.0596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