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厂经2年零9个月的研制,于1964年研制成43/60/80厘米折
反射望远镜。采用施密特望远镜光学系统,改正板的通光口径为430毫米, 主球面
反射镜的口径为600毫米,焦距为800毫米,焦比为1.9,视场7.6度。机械部分采用
叉式赤道装置。1965年安装在紫金山天文台,主要用作人造卫星照相定位观测和恒
星和彗星的照相观测,为新型的近代天文望远镜。
1968年天仪厂何凤宝、王亚男等研制成中国第一台双折射滤光器,该滤光器透
过带极大波长为6563,半宽0.65,工作温度40℃。同年9 月在新疆日全食观测
精度超过同时使用的苏联产品。1970年后苏定强等又做过三台半宽0.5左右的滤
光器,达到国际上同类产品的水平。
1974年该厂胡宁生、蒋德广等任课题组长,与上海、北京天文台和华东物质结
构所合作研制成Ⅰ型和Ⅱ型光电等高仪,在天体测量仪器上首次采用真空镜筒。Ⅱ
型采用了卡塞格林R-C反射望远镜光学系统口径为200毫米,等值焦距为2400毫米,
观测极限星等为7等。经上海天文台使用,主要精度指标均优于丹容等高仪, 获得
国外天文学家的高度赞誉。
1984年太阳磁场望远镜研制成功,并安装在北京天文台怀柔站投入观测,该仪
设想于1966年由北京天文台提出,1968年列为中科院重点项目,1972年在南京开始
研制,由北京天文台提出使用要求和总指标,并承担关键部件--双折射滤光器的设
计及总调装,南京天文仪器厂承担仪器本体光、机、电设计和制造、调试及滤光器
的机电研制、光学加工与调试,长春物理研究所和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分别研制电
视接收系统和KDP高压调制电源。该望远镜为叉式赤道装置、折射真空系统。通
光口径350毫米,焦距2800毫米,视场4×6角分,配有照相、光电、视频三个接收系
统。在5324埃波段,空间分辨率优于1〃,在4861波段优于3〃,光电导引精度1〃
-2〃。跟踪精度达2〃,双折射滤光器可在5324(光球)和4861(色球)上工作,
透过带宽度分别为0.15和0.12,可调波段范围±1.2,滤光器中央温度的稳
定性可达1‰至2摄氏度。它同时具备光电磁象仪和视频磁像仪的功能,可以在两个
波段测量太阳的向量磁场和速度场,总体性能达世界先进水平,使中国的太阳磁场
和速度场的观测和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参
加人员艾国祥、李挺、胡岳风、何凤宝等15人获荣誉证书。
1986年研制成13.7米射电天文望远镜。在1981年6月南京天文仪器厂、 紫金山
天文台与美国太空电子系统公司(ESSCO)签订了合作制造和销售ESSCO和天线系统协
议。不久,三方即开始研制13.7米毫米波射电天文望远镜。其主面板和副反射器由
ESSCO提供,紫金山天文台自行研制高频接收机系统, 南京天文仪器厂负责翻译、
制图、机械加工、电控部分研制和总装调试。1986年秋安装在青海省德令哈,投入
试观测。合作研制中引进了铝胶铆箱形梁构件、铝基体镶嵌钢丝螺套等技术,自创
冷缩法装配大型精密滚锥轴承、微机轴角显示系统等技术。望远镜总重量32吨,旋
转重量23吨。
1986年12月,ESSCO又委托南京天文仪器厂制造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1988
年完成运美国。这是中国首次为国外制造并安装在国外的天文仪器。
1987年10月,2.16米天文反射望远镜研制成功。该望运镜早在1958年提出设想,
1966年后做过一些准备工作,1974年中科院批准设计任务书,1978年全面开始研制。
该镜采用非对称双轴式赤道装置,通光口径2160毫米,卡氏焦距19440毫米, 折轴
焦距97200毫米,高10.6米,重约100吨,为中国当时研制的最大的天文光学望远镜,
口径亦为远东地区之最。主要用于光电测光、直接照相和光谱观测。观测到的暗星
为25等。
该镜光学系统中卡焦与折轴焦点共用一块双曲面副镜,使两种工作系统的转换
不需要换笼,只要简便地移动副镜的位置即可赢得更多的观测时间,这在国际光学
系统中为首创。玻璃为进口的,由三个坩埚分层浇铸,表面硬度不一,加工难度大。
极轴长10米,重3.5吨,回转精度优于1角秒。重达92吨的转动部分,支承在5 个精
密的静压油垫上,油垫轴承的摩擦系数为16级,驱动功率仅需3瓦。赤经传动齿
轮实测误差为0.39角秒,赤纬驱动蜗轮的误差不大于5角秒, 电控系统的功能比较
齐全。1975年后制造任务由天仪厂领导,技术顾问龚祖同、王大珩、吴学蔺,主要
参加人员有潘君骅、包可人、苏定强、沈磐安、黄铁琴、季德培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