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星天文论坛(大陆著名天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历史
查看: 388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 文 学 年 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20 15: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天 文 学 年 谱
公元前 ~ 公元元年

  中国《书经》有世界最早(公元前2137年)的日食记录,

  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测定木星绕天一周的周期为12年。

  公元前十四世纪,中国殷朝甲骨文(河南安阳出土)中已有日食和月食的常规记录,以及世界上最古的日珥记事。

  公元前十二世纪,中国殷末周初采用二十八宿划分天区。

  公元前十一世纪,传说中国周朝建立测景台,最早测定黄赤交角。

  中国《诗经·小雅》上有世界最早(公元前776年)的可靠的日食记事。

  自公元前722年起,直至清末,中国用干支记日,从未间断。这是世界上最长久的记日法。

  公元前约700年,中国甲骨文(河南安阳出土)上已有彗星观察的记载。

  公元前七世纪,中国用土圭测定冬至和夏至,划分四季。

  公元前687年,中国有天琴座流星群的最早记录。

  公元前611年,中国有彗星的最早记录,这个彗星即后来得名的哈雷彗星。

  公元前七世纪,巴比伦人发现日月食循环的沙罗周期。

  公元前六世纪,中国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公元前585年,发生第一次被预测的日全食(古希腊 泰勒斯)。

  公元前440年,发现月球的位相以19年为周期重复出现在阳历的同一日期(古希腊 默冬)。

  公元前五世纪,提出日月星辰绕地球作同心圆运动的主张(古希腊 欧多克斯)。

  公元前五世纪,论证大地是球形的,认为晨星和昏星是同一颗金星。并提出银河是由许多恒星密集而成的(古希腊 巴门尼德、德谟克利特)。

  公元前五世纪,提出月食的成因,并认为月球因反射太阳光而明亮(古希腊 阿那萨古腊)。

  公元前350年左右,战国时代,编制了第一个星表,后称“甘石星表”(中国 甘德、石申)。

  公元前350年左右,战国时,已认识到日月食是天体之间的相互遮掩现象(中国 石申)。

  公元前四世纪,《天论》一书发表,提出地球中心说(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四世纪,提出宇宙的原子旋动说,认为宇宙是在空虚的空间中,由无数个旋动着的、看不见的、不可分的原子组成(古希腊 德谟克利特)。

  公元前三世纪,第一次用天文观测推算地球的大小(古希腊 埃拉托色尼)。

  公元前三世纪,第一次测算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距离的比例,太阳、月球和地球大小之比,又提出太阳是宇宙中心和地球绕太阳运转的主张(古希腊 亚里斯塔克)。

  公元前二世纪,西汉《史记》中《天官书》一篇是最早详细记载天象的著作(中国 司马迁等)。

  公元前二世纪,编制了第一个太阳与月亮的运行表和西方第一个星表;发现岁差,划分恒星的亮度为六个星等(古希腊 希帕克)。

  公元前二世纪,中国汉朝采用农事二十四节气。

  公元前134年,中国汉朝《汉书·天文志》有新星的第一次详细记载。

  公元前104年,汉朝编造了《太初历》,载有节气、朔望、月食及五星的精确会合周期。这是中国历法的第一次大改革,但精度较差(中国 落下闳、邓平等)。

  公元前一世纪,西汉发明浑仪,用以测量天体的赤道坐标 (中国 落下闳)。

  公元前46年,罗马颁行儒略历(旧历)。

  据《汉书·五行志》记载,公元前28年,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公元元年 ~ 公元1500年

  一世纪东汉时期,创制黄道铜仪,并发现月球运行有快慢,测定了近点月(中国 贾逵)。

  一至二世纪东汉时期,创制成水运浑天仪(即浑象仪或天球仪),测出太阳和月球的角直径都是半度,黄赤交角为24度。提出月光是日光反照的看法。在《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中,总结了当时的“浑天说”(中国 张衡)。

  二世纪,编制成当时较完备的星表,并首先发现大气折射星光现象(古希腊 托勒密)。

  二世纪,《伟大论》中用本轮和均轮的复杂系统,详细阐述“地球中心说”(古希腊 托勒密)。

  230年前后,三国魏时发现日、月食发生的食限,并推算月食分数和初亏的方位角(中国 杨伟)。

  330年前后,晋朝发现岁差,测定冬至点西移为每五十年一度,比西方准确。并作《安天论》,认为天之高不可量,但仍有其极限,诸天体自由运动于此极限之下(中国 虞喜)。

  四世纪,后秦时发现大气折射星光的现象,并给予正确解释(中国 姜岌)。

  五世纪南齐时,编制了《大明历》,首次把岁差计算在内,并精确测定了交点月和木星一周天的时间,是中国历法的第二次大改革(中国 祖冲之)。

  六世纪,北齐时发现冬夏太阳运行有快慢(中国 张子信)。

  中国民间流传隋朝丹元子着《步天歌》七卷,对当时普及天文知识起了很大作用。七世纪,唐初王希明纂汉晋志以释之。

  619年,唐朝编造了《戊寅元历》,改平朔为定朔,是中国历法的第三次大改革(中国 傅仁钧)。

  725年,进行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子午线的长度(中国 南宫说)。

  八世纪初唐代,用梁令瓒造的黄铜浑仪测量星宿位置,发现星的黄道坐标和古代不同(中国 僧一行)。

  814年,阿拉伯人在巴格达哈利发阿尔·马蒙组织下,在美索不达米亚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

  十世纪,精确测量了黄赤交角,改进了岁差常数,编制成更为精确的日月运行表(阿拉伯 阿尔·巴塔尼)。

  十世纪,编制哈卡米特天文表(阿拉伯 伊本·尤尼斯)。

  1054年,中国《宋史》中,有超新星爆发的第一次记载,该超新星的残骸形成了现在所见的蟹状星云。

  据《梦溪笔谈》,1067—1077年,宋朝卫朴等制订一种完全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历法“奉元历”(中国 沈括)。

  1088年,宋朝制造水运仪象台,是现代钟表的先驱(中国 苏颂)。

  1092年,宋朝的《新仪象法要》,是天文仪器制造方法的专着(中国 苏颂)。

  1247年,宋朝石刻天文图(现仍在苏州)是中国现存最古的星图(中国 黄裳)。

  十三世纪,编制伊儿汗星表(伊朗 纳西莱汀·图西)。

  1252年,编制阿耳方梭星行表(西班牙 阿耳方梭十世)。

  1276年,元朝制造了简仪等天文仪器十三种,全凭实测创制《授时历》,废除古代历元,是中国历法的第四次大改革,该历己和现代公历性质基本一样,于1281年颁布,施行达四百年左右(中国 郭守敬、王恂、许衡等)。

  1276年,元朝制造了天文仪器近20种(中国 郭守敬)。

  1385年,中国明朝在南京建立观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设备完善的天文台。

  1420年,根据实测编制了恒星表和行星运行表(蒙古 兀鲁·伯)。

 

公元1500年 ~ 1800年

  1542年,提出太阳中心说,认为恒星天层不动,地球每天绕其轴旋转一周,并作为一个行星每年绕太阳运行一周。(波兰 哥白尼)。

  1543年,《天体运行论》出版,“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大踏步地前进(波兰 哥白尼)。

  1572年,发现仙后座超新星,是银河系里第二颗新星(丹麦 第谷·布拉赫)。

  1582年,西欧许多国家实行格里历,即现行公历的前身。

  1584年,《论无限性、宇宙和世界》出版,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意大利 布鲁诺)。

  1596年,发现第一颗变星(葡藁增二),它的亮度呈周期变化(德国 法布里许斯)。

  1600年,布鲁诺由于反对地心说,拥护哥白尼的地动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因此在罗马被教会烧死。

  1604年,发现蛇夫座超新星,是银河系第三颗超新星(德国 刻卜勒)。

  1609—1619年,根据第谷·布拉赫观测行星位置的数据,发现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德国 刻卜勒)。

  1609—1610年,第一次用望远镜观测天象,发现月亮上的山和谷:发现木星的四个最大卫星,发现金星的盈亏,发现太阳黑子和太阳的自转。认识到银河是由无数星体所构成,为哥白尼学说提供了一系列有力的明证(意大利 伽里略)。

  1627年,编制了卢多耳夫星行表(德国 刻卜勒)。

  1631年,首次观察到水星凌日现象(法国 加桑迪)。

  1632年,出版《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论证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是继哥白尼之后对神学和经院哲学新的打击,是近代科学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意大利 伽里略)。

  1639年,首次观测到金星凌日现象(英国 霍罗克斯)。

  十七世纪,明朝出版《崇祯历》,其中的星录是当时中国较完备的全天恒星图(中国 徐光启)。

  十七世纪,明朝第一次使用望远镜观测天象(中国 徐光启)。

  1645年,中国采用西方的数据,修订《时宪历》,即夏历.这是我国历法的第五次改革。

  1647年,刊布第一幅比较详细的月面图和每月每天的月相图(德国 赫维留)。

  1655年,发现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这也是太阳系迄今所知的最大卫星(荷兰 惠更斯)。

  1659年,发现土星的光环(荷兰 惠更斯)。

  1666年,发现火星和木星的自转(法国 卡西尼)。

  1667年,法国建立巴黎天文台。

  1671年,发现土星的一个卫星——土卫八(法国 卡西尼)。

  1672年,发现土星的一个卫星——土卫五,并首次测定太阳和地球的精确距离(法国 卡西尼)。

  1675年,发现土星光环里有一个环形狭缝(法国 卡西尼)。

  1675年,英国建立格林尼治天文台。

  1678年,编成第一个南天星表(英国 哈雷)。

  1684年,发现土星的两颗卫星——土卫三和土卫四(法国 卡西尼)。

  1692年,从机械力学体系出发,提出“经典宇宙学说’(英国 牛顿)。

  1693年,发现月球运动的长期加速现象(英国 哈雷)。

  1705年,发现第一颗周期彗星,并预言其周期为七十六年左右,后得到证实(英国 哈雷)。

  1712年,编制了一个大型星表(英国 弗兰斯提德)。

  1716年,提出观测金星凌日测定太阳视差(或距离)的方法(英国 哈雷)。

  1718年,发现恒星的自行,证明恒星不“恒”(英国 哈雷)。

  1725年,发现光行差,这也是地球公转运动的一个明证 (英国 布拉德雷)。

  1729年,发明光度计,用以比较天体的亮度(法国 布盖)。

  1745年,提出太阳系由彗星碰撞而产生的灾变学说(法 布丰)。

  1747年,发现地轴的章动现象(英国 布拉德雷)。

  1749年,建立岁差和章动的力学理论(法国 达朗贝尔)。

  1750年,首次提出银河是天上所有星体组成的一个扁平系统,形如车轮(英国 赖脱)。

  1752年,第一次用三角方法测量月球和地球间距离(法国 拉·卡伊、拉朗德)。

  1753—1772年,编制详细的月球运行表,首次创立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精确理论(瑞士 欧拉)。

  1754年,提出潮汐摩擦使地球自转变慢和太阳系毁灭的假说(德国 康德)。

  1755年,发明用观察月亮和恒星的角距来测定海上经度的方法(德国 约·迈耶尔)。

  1755年,《宇宙发展史概论》问世,提出星云的凝聚形成太阳和行星的假说(德国 康德)。

  1760年,提出光度学的基本原则,开始诞生“光度学”(法国 布盖)。

  1761年,提出无穷等级的宇宙结构,用以说明宇宙在空间上的无限性(德国 兰伯特)。

  1767年,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开始出版航海历书。

  1772年,发表行星排列距离的定则(德国 波德)。

  1781年,发现天王星(英国 弗·赫歇尔)。

  1781年,刊布第一个星云表(法国 梅西耶)。

  1782年,编制第一个双星表(英国 弗·赫歇尔)。

  1782年,测定大陵五变星的光变周期,认为光变原因是有一颗暗伴星围绕着它运转而周期地遮掩它造成的。同时还发现两颗新变星(英国 古德利克)。

  1783年,发现太阳系整体在空间的运动,并首次定出向点和速度,证实太阳也有自行(英国 弗·赫歇尔)。

  1785年,用统计方法研究恒星的空间分布和运动等,得到第一个银河系结构的图形,产生了恒星天文学(英国 弗·赫歇尔)。

  1787年,从力学分析提出太阳系稳定性理论(法国 拉格朗日)。

  1787年,发现天王星的两个卫星——天王卫三,卫四和第一个行星状星云(英国 弗·赫歇尔)。

  1789年,发现土星的两个卫星——土卫一和土卫二(英国 弗·赫歇尔)。

  1796年,《宇宙体系解说》一书出版,提出有力学和物理学上依据的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法国 拉普拉斯)。

  1797年,提出计算彗星轨道的新方法(德国 奥耳勃斯)。

  1799年,《天体力学》一书出版,建立了行星运动的摄动理论和行星的形状理论(法国 拉普拉斯)。

  1800年,首次发现太阳光谱中不可见的红外辐射(英国 弗·赫歇尔)。

 

公元1801 ~ 1899年

  1801年,发现第一个小行星“谷神星”(意大利 皮亚齐)。

  1802年,发现双星有互相绕转的周期运动(英国 弗·赫歇尔)。

  1809年,《天体按照圆锥曲线运动理论》一书出版,提出了行星轨道的计算方法(德国 高斯)。

  1815年,创用直光管、三棱镜、望远镜组成的分光镜,从此产生“天文分光学”,并发现太阳光谱中的黑吸收线(德国 夫琅和费)。

  1823年,提出经典宇宙学的“光度佯谬”(德国 奥尔勃斯)。

  1833—1847年,发现了3,347对双星和825个星云(英国 约·赫歇尔)。

  1837年,利用游丝测微计精密测量双星的位置,并发现许多新双星(俄国 瓦·斯特鲁维)。

  1837年,首次测量了太阳的辐射热量(法国 普耶,英国 约·赫歇尔)。

  1838—1839年,初次测定恒星的周年视差,为地球公转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德国 贝塞尔,俄国 瓦·斯特鲁维,英国 亨德森)。

  1843年,发现太阳黑子数以约11年为周期的变化(德国 施瓦布)。

  1844年,发现观测变星的亮度等级法,促使变星研究迅速发展(德国 阿格兰德尔)。

  1844年,根据天狼星和南河三运动的不规则变化,预见它们都有暗伴星(德国 贝塞尔)。

  1845年,首次拍摄到可供研究日面活动的太阳照片(法国 斐索,傅科)。

  1845年,根据天王星运动的不规则性,预测到有一个新行星存在(英国 约·亚当斯,法国 勒维烈)。

  1846年,根据行星轨道摄动理论计算的预示,发现海王星,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证实了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德国 加勒)。

  1846年,发现海王星的第一个卫星——海王卫一(英国 拉塞耳)。

  1847—1877年,考虑各大行星间的相互摄动,重编大行星运动表,并发现水星近日点进动的超差现象(法国 勒维烈)。

  1848年,发现土星的一个卫星——土卫七(美国 邦德)。

  1849年,提出卫星的稳定性理论,由此证明土星的光环不是一个连续固体,而是无数小质点组成(法国 罗什)。

  1850年,发现一些星云具有旋涡结构(英国 威·罗斯)。

  1851年,发现天王星的两个卫星——天王卫一和天王卫二(英国 拉塞耳)。

  1851年,发现地磁和磁暴也有同太阳黑子数变化完全相对应的11年周期变化(德国 拉芒特,英国 萨比恩)。

  1852年,编制波恩星表(德国 阿格兰德尔)。

  1854年,提出太阳能源的引力收缩假说,认为太阳因自身的引力作用而逐渐收缩,位能转化为热能,维持了它向外辐射的能量 (俄国 赫尔姆霍兹)。

  1857年,第一次成功拍出恒星的照片,开始了恒星照相术(美国 邦德)。

  1857—1859年,首次拍到细节清晰的月球照相(英国 德拉吕)。

  建立天体的光度和星等之间的基本关系式(英国 泡格森)。

  1858年,从太阳黑子在日面上的转动,发现太阳不是固体般自旋,而是象流体那样在作“较差自旋”(英国 卡林顿)。

  1858年,发现太阳黑子在日面上纬度分布的周期变化(德国 斯波勒尔,英国 卡林顿)。

  1859年,发现太阳耀斑,耀斑出现的同时发生地磁扰动、磁暴、极光等现象(英国 卡林顿)。

  1859年,发明光度计,经改进使用至今(德国 泽尔纳)。

  1861年,刊布了包含226颗亮星的第一个光度星表(德国 泽尔纳)。

  1862年,根据贝塞耳的预测,发现了天狼星的暗伴星。证明万有引力定律也适用于研究太阳系外的天体运动(美国 阿·克拉克)。

  1863—1864年,由恒星和星云的光谱分析,研究它们的化学组成,进而证实天体在化学上的同一性(意大利 赛奇,英国 哈金斯)。

  1863年,编制第一个基本星表AGK(德国 奥魏尔斯主持,国际合作)。

  1864年,用分光镜研究星云,揭示了它们的气体结构,并发现行星状星云所发出的两条特殊的绿色谱线。(英国 哈根斯)。

  1865年,用光谱分析法,发现一些亮星含有钠、铁、钙、镁、铋等元素(英国 哈根斯)。

  1866—1881年,从彗星光谱发现彗星含有碳氢化合物,并证实彗星不只是反射太阳光,本身也发光。又从流星的气体光谱与彗星相似,说明两种天体有联系(英国 哈根斯)。

    1868年

  发现太阳的中层大气——色球层,并发现太阳上的氦元素,以后也在地球上发现氦(英国 洛基尔)。

  使用分光镜,第一次在不是日食时候观测到日珥(法国 詹森)。

  提出第一个恒星光谱的目视光谱分类法,把恒星分为白色星、黄色星、橙色星和红色、暗红色星四类(意大利 赛奇)。

  第一次测定恒星的视向速度(英国 哈金斯)。

  1869年,刊布太阳光谱里一千条谱线的波长,并用新单位埃表示(瑞典 埃格斯特朗)。

  1870年,发现太阳的闪光光谱和日冕所发出的一条特殊的绿色谱线,曾以为是一种新元素,后到1941年才被证实是铁、镍、钙的禁线(美国 查·杨)。

  1871年,由太阳东西两边光谱线的位移,测定太阳的自转的速度(德国 沃格耳)。

  1874年,发现到4等为止的亮星集中在与银道成17度交角的大园上(美国 古尔德)。

  1876年,提出小行星带空隙区和土星光环狭缝形成的动力学理论(美国 刻克伍德)。

    1877年

  提出火星表面上有“人工运河”的看法(意大利 斯基帕雷利)。

  发现火星的两个小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美国 阿·霍尔)。

  发现(晶体)硒和金属接触处在光照射下产生电动势的光生伏打效应,后美国人弗里兹于1883年用此制成光伏打电池(英国 沃·亚当斯)。

  《声的理论》出版,基本上完成声音的数学理论(英国 瑞利)。

  1878年,根据太阳辐射的斥力作用,建立彗星形状理论,把彗尾分成三种(俄国 勃列基兴)。

    1879年

  建立潮汐摩擦理论,由此提出月球起源的学说,认为地球因受太阳的起潮力作用,其中一部分物质被拉出而形成月球(英国 乔·达尔文)。

  应用黑体的辐射与温度间的经验公式,求得太阳表面温度为摄氏六千度(奥地利 斯忒藩)。

  1879—1882年,使用偏振光度计,编制成4,260颗恒星的实测星等的大光度星表(美国 爱·皮克林)。

  1880年,提出变星分类法(美国 爱·皮克林)。

  1881年,应用电阻测热辐射计精确测定在地表热辐射的太阳常数值,开始了太阳辐射的研究(美国 兰格莱)。

  1881年,第一次摄到彗星的照片(法国 詹森,美国 德拉帕尔)。

  1882年,观测证实水星近日点的长期进动有超差,并精确测算出其数据。(美国 纽康)。

  1885—1886年,建立恒星的光谱分类法(美国 爱·皮克林、安·莫里)。

  1887年,开始编制照相天图星表(法国 巴黎天文台亨利兄弟负责,国际协作)。

  1887年,根据恒星光谱不同,提出恒星演化的理论,用以说明恒星是变的(英国 洛基尔)。

    1888年

  刊布“新总星表”(N.G.C)(英国 德雷耶尔)。

  发现大陵五变星的视向速度呈周期变化,从而证实了它是颗食变星(德国 沃格耳)。

  由照相观测发现仙女座大星云旋涡结构(英国 罗伯茨)。

  1889年,发现第一个分光双星(美国 爱·皮克林、安,莫里)。

  1890年,研究土星和木星间的相互摄动,建立木、土两行星运动的精确理论(美国 乔·希耳)。

  1891年,发明太阳分光照相仪,并获得太阳光谱图(美国 赫耳,法国 德朗达尔)。

  1892年,发现木星的第五个卫星——木卫五(美国 巴纳德)。

  1892年,根据贝塞耳的预测,发现南河三的暗伴星(美国 舍伯尔)。

  1894年,提出经典宇宙学的“引力佯谬”(德国 塞利格尔)。

 

  1895年,应用光谱分析证实土星光环的陨星结构(美国 基勒)。

  1898年,发现土星的一个卫星——土卫九(美国 维·皮克林)。

  1898年,发现爱神星,这颗小行星和地球最近时不到2,400万公里,因此被用来测定太阳视差(德国 威特)。

 

公元1900年

  英国科学家吉尔和荷兰科学家卡普坦,刊布第一个载有450,000颗恒星方位的南方照相星表——好望角星表。

  美国科学家张伯伦和摩尔顿,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子或微星假说。

公元1904年

  荷兰科学家卡普坦,发现恒星运动的规律,由此提出“两星流”理论,否定了恒星本动没有规律的假设。

  美国科学家白里恩,发现木星的第六个卫星——木卫六。

  德国科学家哈尔脱曼,发现星际介质中含有钙。

公元1905年

  美国科学家白里恩,发现木星的第七个卫星——木卫七。

公元1906年

  丹麦科学家赫兹朋隆,发现K、M星两类恒星有“巨星”和“矮星”之分。

公元1909年

  提出计算彗星和行星轨道的特别摄动法。

 

公元1910年

  德国科学家夏奈、威尔森,首次测定了恒星的温度。

  德国科学家卡·施瓦兹西德,创立恒星统计力学,提出恒星运动速度的椭球分布律。

  美国科学家施莱辛格,提出天体照相底片归算的“依数法”。

公元1912年

  中国开始使用公历。

  发现造父变星的周期——光度关系,为测定遥远天体的距离提供有效方法(美国 莱维脱)。

  第一次用多普勒效应测得旋涡星云(仙女座大星云)的视向速度(美国 斯里弗尔)。

公元1913年

  建立恒星的“光谱—光度图”,并提出恒星由巨星向矮星演化的学说(美国 亨·罗素,丹麦 赫兹朋隆)。

公元1914年

  发现仙女座大星云的自转(美国 比斯)。

  发现木星的第九颗卫星一木卫九(美国 塞.尼科耳逊)。

  建立球状星团的“光谱—光度图”(美国 沙普勒)。

公元1916年

  发明求恒星距离的分光视差法(美国 华·亚当斯,德国 科耳许特)。

  建立恒星内部结构理论(英国 爱丁顿)。

公元1917年

  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潮汐假说(英国 金斯)。

公元1918年

  根据球状星团分布研究银河系结构,发现太阳不位于银河系的中心位置(美国 沙普勒)。

  1918—1924年,刊布亨利·德拉帕尔星表,表内列出 225,000多颗恒星的光谱类型(美国 安·莫里、卡农)。

公元1919年

  首次利用日全食观测验证太阳引力场使星光偏折的效应 (英国 爱丁顿领导日全食观察队)。

  发现太阳黑子等活动的真正周期是22年(美国 赫耳、华·亚当斯)。

 

公元1920年

  发现轨道似于土星的小行星海达尔戈,这是目前知道的最远的小行星(美籍德国人 巴德)。

  首次用干涉仪直接测量恒星的直径(美国 迈克耳逊、比斯)。

  提出新的月球运动理论,编成精确的月离表(英国 厄·布朗)。

  发生卡普坦宇宙和沙普勒宇宙的大争论。

  建立恒星大气构造的电离理论,推出热平衡下气体的热电离度和温度的关系式(印度 沙哈)。

公元1922年

  发明温差电偶法测定行星的温度(美国 科布伦兹)。

  具体提出无限等级式宇宙模型,认为星系是第一级天体系统,并证明这种结构是不存在“光度佯谬”和“引力佯谬”(瑞典 卡·查理)。

公元1923年

  编成精确的新月球运动表,为天文年历上所采用(英国厄·布朗)。

公元1924年

  发现恒星的质量—光度关系。认为很大质量的星体由于辐射压超过引力收缩,故不能存在(英国 爱丁顿)。

  分辨出仙女座大星云和其他几个旋涡状星系的边缘为一个个恒星,揭示了河外星云的本质,并发现仙女座大星云的外层旋臂上有造父变星,利用它测定了这个星云的距离(美国 哈勃)。

  发现恒星运动的不对称性现象(美国 斯特隆堡)。

公元1925年

  提出河外星系的形态分类法(美国 哈勃)。

  首次提出银河系由许多次系合成的观点(瑞典 林德伯拉特)。

  建立疏散星团的分类法(瑞士 特朗普勒)。

  发现天狼伴星光谱线的引力红移,证实白矮星上存在高密度物质(英国 华·亚当斯)。

  确定行星状星云光谱中的特殊发射线是在密度非常稀薄状态下氧两次电离所产生的禁线,从而否定了新元素存在的推测(美国 鲍温)。

公元1926年

  提出造父变星光变的脉动理论(英国 爱丁顿)。

  第一次国际经度联测。

公元1927年

  提出球状星团的分类法(美国 沙普勒)。

  发现银河系的自转并算出太阳绕银心转动的速度和银河系的总质量(瑞典 林德伯拉特,荷兰 欧尔特)。

  首次发现恒星的自转(美国 奥·斯特鲁维,苏联 沙因)。

  发明石英钟,后人用作标准时间,证实地球自转有起伏(美国 马里逊)。

  明确提出用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以解释月球运动的某些偏差(荷兰 德希特)。

公元1929年

  提出关于天体起源的引力不稳定理论(英国 金斯)。

  发现星系发光度和其谱线红移之间的关系,说明来自星云的光呈现谱线红移,其数值和星云距离成正比(美国 哈勃尔)。

 

公元1930年

  根据行星运动的摄动理论计算,发现冥王星,是万有引力的又一验证(美国 汤波)。

  发明“日冕仪”,解决非日全食时观测日冕的困难(法国 李约)。

  发明折反射望远镜(德国 玻·施密特)。

  发现亚巨星和亚矮星(美国 斯脱隆堡、柯伊伯)。

  测定月球的辐射和温度(美国 爱·珀替、塞·尼科尔逊)。

  发现银河系内的星际吸光现象,启示星际有弥漫物质存在(美国 特朗普勒)。

公元1931年

  由光谱分析证认出金星的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美国 华·亚当斯、杜哈姆)。

  1931~1933年,从木星、土星等外行星的光谱照片,认识到这些大行星上的大气富有氨、甲烷、氢,从而推测地球形成时大气成分为水、氨、甲烷和氢等(美国 斯里弗尔,美籍德国人 维尔德)。

公元1932年

  从无线电接收中稳定持久的噪声,发现太阳系外银河来的无线电波,开始了射电天文学的研究(美国 杨斯基)

  提出“原始原子”爆炸膨胀的宇宙模型(比利时 勒梅特)。

  用费米气体模型,推测恒星坍缩的质量(苏联 列·兰道)。

公元1933年

  1933—1938年,发现星际介质中含有氰和氢化物的分子 (比利时 史温斯,加拿大籍德国人 赫茨伯格,美国 华·亚当斯等)。

  第二次国际经度联测。

公元1934年

  中国建立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理论预计恒星崩溃达到核密度时可形成“中子星”(美国 兹威基,美籍德国人 巴德)。

  提出质量大于1.3个太阳的冷却天体,必然发生“万有引力”的坍缩(美籍印度人 钱锥赛克哈)。

公元1935年

  出版恒星视差总表(美国 施莱辛格等)。

公元1936年

  进行流星的照相观测,证实流星大多属太阳系,并利用流星观测资料测定地球高空大气的密度(美国 维伯尔)。

  发现地球自转速率的季节性变化(法国 斯多依科)。

公元1937年

  德国海德堡天文计算所编制成包括1535个恒星的FK8基本星表。

公元1938年

  提出太阳和恒星上氢是核燃料,碳是催化剂,氦是灰烬的热核反应的主要机制,用以阐明它们的能源(美籍德国人 贝蒂,美国 克里齐菲尔德,德国 冯·韦茨萨克)。

  发现木星的两个卫星——木卫十和木卫十一(美国 塞·尼科耳逊)。

  编制成包括33,342个基本恒星的位置和自行的总星表(美国 鲍斯)。

公元1939年

  证实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英国 斯宾塞尔·琼斯)。

  发现第一颗“耀星”,它的亮度在短时内发生闪耀式变化 (荷兰 范玛能)。

  从仙女座大星云自旋的研究,推算出它的总质量与银河系相当(美国 霍·巴布科克)。

  根据广义相对论,预计恒星在万有引力坍塌的最后阶段,可形成“黑洞”超密星体(美国 奥本海默、斯奈德)。

 

公元1940年

  1937—1940年,建立第一台九米直径的抛物面天线射电望远镜,研究宇宙射电的强度分布,证实银河系中心方向来的射电强度最大(美国 雷勃)。

  建立黄道光理论(荷兰 维伯尔)。

  提出日珥形态分类法(美国 爱·珀替)。

公元1941年

  提出恒星由星际尘埃物质通过辐射压作用凝聚而成的假说(美国 斯比茨)。

  发明弯月形透镜的望远镜(苏联 马克苏托夫)。

  发现近距双星的物质交换过程(美籍俄国人 奥·斯特鲁维)。

  提出关于恒星演化的中微子理论,并认为恒星中氢被耗尽后,星体还会因进一步的热核反应而更热,从而认为地球上生命是由于过热而死亡(美籍俄国人 伽莫夫)。

  证明日冕光谱里的特殊谱线是铁、镍、钙等原子在高度电离时产生的禁线,解决了所谓新元素之谜(瑞典 埃德伦)。

公元1942年

  英国陆军雷达探测站发现太阳的射电。

  提出太阳系起源的电磁学说(瑞典 阿尔芬)。

  用观测小行星方法精确测定太阳视差值,求得日地之间的精确距离(英国 斯宾塞尔·琼斯)。

公元1943年

  成功地把仙女座大星云的核心部分及其两个椭圆伴星云分辨为一个个恒星,完全证实河外星云是同银河系一样的庞大天体系统,结束了一百多年关于河外星云本质的争论(美籍德国人 巴德)。

  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流体湍流学说(德国 魏扎克)。

  1943~1946年,提出银河系的各种次系的分类(苏联柯卡金)。

公元1944年

  提出银河系内恒星分为“两星族”的理论(美籍德国人 巴德)。

  提出太阳系起源的陨星假说(苏联 奥·施密特)。

  发现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有大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美籍荷兰人 柯伊伯)。

  根据氢原子微波的超精细结构,预言了星际中性氢所发射的21厘米波长的无线电波的存在(荷兰 范德胡斯)。

公元1945年

  创立恒星的六色测光系统(美国 斯台平)。

公元1946年

  首次大规模使用雷达研究流星雨(英国 洛佛耳)。

  发现球状体,认为是恒星的胚胎(美籍德国人 波克)。

  美国第一次用雷达探测月球。

  发现第一颗“射电星”,后称“射电源”(英国 赫、帕尔桑、杰·菲利浦斯)。

  根据热核反应理论提出恒星演化新学说(美籍德国人马·施瓦茨西德)。

公元1947年

  1947~1948年,用红外光拍摄银河系核心的照片,研究它的结构(美国 斯台平,苏联 卡里涅克、克拉索夫斯基、尼可诺夫)。

  发现年青的恒星集团——星协(苏联 安巴楚勉)。

  西可特—阿林大陨石在苏联西伯利亚降落。

公元1948年

  发现天王星的一个卫星——天王卫五,由东向西逆转(美籍荷兰人 柯伊伯)。

  发明望远镜观测的自动导星装置(美国 霍·巴布科克)。

  发现恒星的磁场(美国 巴布科克父子)。

  提出一种均匀、各向同性的稳恒态膨胀宇宙模型,从而物质和能是从虚无之中不断产生出来,宇宙总熵永不增加(英国 邦迪、戈尔德、霍伊尔)。

公元1949年

  提出恒星演化的物质抛射学说(苏联 费森柯夫)。

  提出太阳系起源的原行星假说(美籍荷兰人 柯伊伯)。

  发明射电分频仪(澳大利亚 威耳德、马克累迪)。

  发现一个特殊小行星依卡鲁斯,其近日点距离小于0.2天文单位,能进入水星轨道内(美籍德国人 巴德)。

  美国帕罗马天文台安装使用口径为五米的反射望远镜。

  发现海王星的第二颗卫星——海王卫二(美籍荷兰人 柯伊伯)。

  发现星光偏振效应、射电波段的法拉第转动效应,证明银河系有星际物质并存在磁场(美国 希耳特内尔、约·霍耳)。

  提出宇宙起源的原始火球学说(美籍俄国人 伽莫夫等)。

  制成第一台“原子钟”,现称“氨分子钟”(吸收型),对建立频率和时间的基准和校对天文有重要价值(美国 李荣)。

 

公元1950年

  提出彗星是由一颗大行星崩溃而形成的学说(荷兰 欧尔特)。

  发现河外星系的射电(英国 儿·布朗,澳大利亚 哈泽德)。

  利用电子计算机重算五大行星从1653—2060年的运动表(美国 克莱门斯、德·布劳维尔、爱克)。

  发现星系间的各种形式物质桥,证实星系间空间不是真空,说明某些星系间在物理上是互有联系的(美籍瑞士人 兹威基)。

  发现假黄道光(苏联 费森柯夫)。

公元1951年

  提出关于天体起源的湍流假说(德国 魏扎克)。

  发现木星的第十二个卫星——木卫十二。它是自东向西逆转(美国 塞·尼克耳逊)。

  发明电子望远镜和光电成象技术(法国 拉尔芒)。

  发现银河中性氢21厘米射电辐射(美国 尤恩、珀塞尔)。

  证明银河系有旋涡结构存在(美国 威·摩尔根等)。

  发明大视场的超施密特望远镜,用于观察流星彗星及后来的人造卫星(美国 贝克尔)。

  发明射电干涉仪(澳大利亚 沃·克里斯琴森)。

公元1952年

  证明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荷兰 欧尔特)。

  证实英仙座附近的星协在膨胀(荷兰 伯劳乌)。

  对造父变星周光关系零点值进行了校正,使原来定出的河外星系距离都相应地约增加一倍(美籍德国人 巴德)。

  从化学角度提出太阳系起源新假说(美国 尤里)。

  发明月球照相仪,精确测定月球的位置(美国 马科维茨)。

公元1953年

  发现本超星系,这是银河系所在的庞大的星系团(法国 伏古勒)。

  提出关于天体起源的阶层结构假说(英国 霍伊耳)。

  发现恒星排列呈锁链状的结构叫星链,说明恒星在纤维星云中形成(苏联 费森柯夫)。

  提出天体起源的引力团聚假说(美国 拉依茨)。

  编成《恒星视向速度总表》,列出15,106个恒星的视向速度等数据(美国 赖·威尔逊主编)。

公元1954年

  提出星际气体和尘埃的混合物在冲击波作用下形成恒星的机制(荷兰 欧尔特)。

  发明超人差棱镜等高仪,提高测时精度(法国 丹戎)。

  发现两主要星族的赫罗图有基本差异,说明属于不同星族的恒星有不同的演化途径(美国 圣代奇)。

公元1955年

  第一次接收到来自行星(木星)的射电辐射(英国 布尔克、克·富兰克林)。

  制成第一台铯原子钟,稳定性达百亿分之一秒,作时间标准(英国 埃逊)。

公元1957年

  提出关于天体起源的“超密态物质爆炸”学说(苏联 安巴楚勉)。

  提出超新星的核反应可以产生超重元素,认为第一类型超新星爆炸系因锎254的自发裂变所引起(美国 福勒)。

  中国建立北京天文台。

  根据偏振光测量结果,得出蟹状星云中的磁场是在星云的丝状结构中,加速粒子的能量足以使这个星云成为强宇宙射线源的结论(荷兰 欧尔特、瓦尔拉夫)。

公元1959年

  美国首次探测了太阳的 辐射。

  苏联发射宇宙火箭击中月球,发现它无磁场和辐射带。

  苏联发射月球探测器,第一次拍到月球背面照片。

公元1960年

  发明射电望远镜的综合孔径法(英国 李尔、估伊什)。

  根据1952年第八届国际天文协会决议,从本年起采用历书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5-10-25 19:23:38 | 只看该作者
原来中国人在天文学方面还是世界的先行者,对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那么多那么重要的贡献!!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5 19:30:29 | 只看该作者
是的,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一直是世界领先的,只是到了近代才落后的,但是我们在努力地追赶,我相信我们国家在21世纪里科学事业必将迎来新的辉煌!
4#
发表于 2006-3-30 14:35:56 | 只看该作者
怎么这里都没有与高能物理有关的记录?
像狭义与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学说的建立。还有弦论的提出!
5#
发表于 2006-4-30 19:34:21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呀!!!
6#
发表于 2006-5-8 19:20: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kystar 于 2005-10-25 07:30 PM 发表
是的,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一直是世界领先的,只是到了近代才落后的,但是我们在努力地追赶,我相信我们国家在21世纪里科学事业必将迎来新的辉煌!


话说如此,可是现在有哪些人会重视天文学的发展呢?
虽然天文学是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六大基础科学之一,但是却是最没被重视的科学。。。。。。哎。。。。。L: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Astronomy Forum of Starry Sky ( 浙ICP备16020121号 )

GMT+8, 2025-1-22 21:39 , Processed in 0.07658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