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星天文论坛(大陆著名天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历史
楼主: 征服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永别了,罗京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18:21:00 | 只看该作者
罗京成长经历

     罗京的父母都是四川人,他们50年代才来到北京,罗京是家中的老二,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1979年当罗京还是北京酒仙桥二中高二理科班的学生时,他对未来的想法十分简单,只要今后能考大学有书念就挺好,可是一个偶然的机遇改变了罗京的人生。
   就在这一年的初夏,一位同学跑来找罗京一同去考北京广播学院。有趣的是招生老师相中了罗京清秀端庄的形象和清爽悦耳的嗓音,罗京的同学却落选了。由于罗京始终认为自己的真正较量是在为之准备了多年的全国理科高考上,因此在考试时没有任何负担,而这种轻松的心理状态反而使罗京顺利地考取了“广院”。

罗京所学的是新闻系播音专业,他们班30个学生中绝大多数是在新闻战线工作过的,身为小弟弟的罗京却是一张白纸。入学考试时罗京的专业分数刚刚60分,但到了毕业考试时他的专业分数已名列前茅。他十分感谢自己身处一个学风良好的环境,更庆幸自己遇到了许多倾心栽培他的老师。在当时,中国播音最高领域是众所周知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人们依然习惯于从“话匣子”里聆听的声音。因此罗京也萌发了一个梦想,他精心准备的毕业论文也是有关电视播音方面的。然而罗京的才华同时受到了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的青睐,他又一次被命运之手引领着跨进了一个正在起飞的新兴领域,开始了他的电视新闻播音生涯。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18:24:27 | 只看该作者
播音王子罗京简介

    生于1961年。父母是四川人,北京生北京长。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同年到中央电视台工作,担任《新闻联播》播音员。1988年6月结婚,妻子刘继红比他小5岁,是他“广院”的学妹。1995年,儿子罗疏桐出世。2004年以后,罗京的事业更上新台阶:先当上了播音组副组长,后被提拔为中央电视台新闻编辑部副科长,同时,他被评为中央电视台十佳播音员、主持人,并享受央视特殊津贴。现任新闻编辑部副科长;曾获国家语委、全国语音文学工作先进工作者,人事部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罗京的父母都是四川人,他们50年代才来到北京,罗京是家中的老二,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1979年当罗京还是北京酒仙桥二中高二理科班的学生时,他对未来的想法十分简单,只要今后能考大学有书念就挺好,可是一个偶然的机遇改变了罗京的人生。

就在这一年的初夏,一位同学跑来找罗京一同去考北京广播学院。有趣的是招生老师相中了罗京清秀端庄的形象和清爽悦耳的嗓音,罗京的同学却落选了。由于罗京始终认为自己的真正较量是在为之准备了多年的全国理科高考上,因此在考试时没有任何负担,而这种轻松的心理状态反而使罗京顺利地考取了“广院”。

罗京是中共十七大代表。

罗京所学的是新闻系播音专业,他们班30个学生中绝大多数是在新闻战线工作过的,身为小弟弟的罗京却是一张白纸。入学考试时罗京的专业分数刚刚60分,但到了毕业考试时他的专业分数已名列前茅。他十分感谢自己身处一个学风良好的环境,更庆幸自己遇到了许多倾心栽培他的老师。在当时,中国播音最高领域是众所周知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人们依然习惯于从“话匣子”里聆听的声音。因此罗京也萌发了一个梦想,他精心准备的毕业论文也是有关电视播音方面的。然而罗京的才华同时受到了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的青睐,他又一次被命运之手引领着跨进了一个正在起飞的新兴领域,开始了他长达16年的电视新闻播音生涯。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18:28:14 | 只看该作者
赵华:
“从工作上来讲,罗京非常兢兢业业,为人很谦虚,也很低调。周边的同事还有大家都对他的业务能力都非常赞叹。他生病期间也表现的很坚强乐观,并没有因为病痛把这种悲观的情绪带给关心他的人,总是是以乐观坚强的形象面对身边的人。从外在形象和内心的处理都非常到位,我觉得他很不容易。”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18:29:27 | 只看该作者
http://news.qq.com/a/20090605/000481.htm
罗京朗诵美国黑人运动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18:29:33 | 只看该作者
http://news.qq.com/a/20090605/000481.htm
罗京朗诵美国黑人运动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18:35:16 | 只看该作者
罗京生前的遗愿是:“我希望早一点、早一日回到主播的岗位上”。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6-6 09:47:10 | 只看该作者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6-6 09:52:42 | 只看该作者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6-6 13:06:16 | 只看该作者
一路走好!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10:03:27 | 只看该作者
百余群众自发寄托哀思

罗京的灵堂设在307医院的实验楼采供血中心。下午两点半左右,灵堂布置完毕。

灵堂里摆放着50个花圈。正中间的花圈上写着:“罗京,我们永远怀念你”,落款为“爱妻继红率子桐敬献”。

遗像是罗京妻子刘继红亲手挑选的,照片里的罗京穿着蓝色T恤,面带微笑,一改往日播音时的严肃不苟。罗京的妻儿、亲属和同事面带泪痕,坐在灵堂的屏风后。

灵堂外聚集了上百人,大都是医院的患者和患者家属,有的还在打点滴,拎着吊瓶来这里寄托哀思。一位66岁的大妈在角落里掩面而泣,她是罗京的忠实听众。60岁的癌症晚期患者老李从上午11点开始,就坐在灵堂外,等着灵堂布置完毕后,去为罗京敬上一束鲜花。老李说,他是4个月前住进医院的,听说罗京也住在住院部7楼,但一直没有见过。他说从1983年开始就看罗京主持的《新闻联播》,希望能送罗京最后一程
26#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10:03:39 | 只看该作者
百余群众自发寄托哀思

罗京的灵堂设在307医院的实验楼采供血中心。下午两点半左右,灵堂布置完毕。

灵堂里摆放着50个花圈。正中间的花圈上写着:“罗京,我们永远怀念你”,落款为“爱妻继红率子桐敬献”。

遗像是罗京妻子刘继红亲手挑选的,照片里的罗京穿着蓝色T恤,面带微笑,一改往日播音时的严肃不苟。罗京的妻儿、亲属和同事面带泪痕,坐在灵堂的屏风后。

灵堂外聚集了上百人,大都是医院的患者和患者家属,有的还在打点滴,拎着吊瓶来这里寄托哀思。一位66岁的大妈在角落里掩面而泣,她是罗京的忠实听众。60岁的癌症晚期患者老李从上午11点开始,就坐在灵堂外,等着灵堂布置完毕后,去为罗京敬上一束鲜花。老李说,他是4个月前住进医院的,听说罗京也住在住院部7楼,但一直没有见过。他说从1983年开始就看罗京主持的《新闻联播》,希望能送罗京最后一程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10:05:28 | 只看该作者
罹患淋巴癌带病主持

昨天中午,央视新闻频道《新闻30分》栏目播报了罗京病逝的消息。

中央电视台治丧委员会新闻发言人郎永淳一直在解放军307医院安排罗京的后事,并于12点20分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媒体公布了罗京病逝的消息。

当时罗京的遗体已经移出病房,医院正在为罗京设置灵堂。央视方面在灵堂外设置了媒体接待处。

郎永淳在现场担任媒体见面会主持,他沉痛地告诉记者,去年奥运前罗京就查出罹患淋巴癌,但一直坚持做完奥运火炬传递等报道,直到去年8月31日做完他的最后一期《新闻联播》后才入院治疗,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以化疗为主。今年春节后转入307医院,期间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一次,并且一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学专家会诊。经过精心治疗,一个月后发现淋巴结癌细胞消失,病情缓解,随后转为治疗口腔溃疡等并发症。罗京没有继续长期住院,而是回到家中,不时返院接受观察和继续治疗。但是今年6月1日,病情突然恶化,6月4日下午4点出现心脏衰竭,经多方抢救无效,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直至5日早晨7点05分去世。
28#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10:05:43 | 只看该作者
在好友陪伴下平静离世

郎永淳说,罗京在手术后一度非常乐观,想早点回到主播台。从发病到不幸病逝,罗京一直坚强地与病魔斗争了10个月,医生护士都说罗京是他们见过的“最坚强的病人”。

罗京多年的朋友,央视记者高伟强说:“罗京最后一次回家是在端午节晚上,当时央视的一些领导来陪他一起在医院过端午节。晚上,他回家里和家人一起吃了晚饭,但是第二天就感觉情况不太好,于是就又回医院,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包括上个月29号的生日,罗京也是在医院度过的。”

据悉,在罗京生病期间,他的哥哥曾经两次为他捐献过造血干细胞,但终究没能留住他的生命。

前天下午,医院发出病危通知书。罗京的妻儿和赵忠祥、李瑞英等好友赶来医院。罗京是在邢质斌等几名好友的送行下离世的,走得平静而安详。
29#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10:06:51 | 只看该作者
央视播音组设简易灵堂

得知噩耗后,胥午梅和同事将央视新闻中心播音组的办公室布置成一个简易灵堂,他们冲洗了一张罗京的黑白照片放在醒目处,周围摆上菊花,用白布将墙裙和衣柜桌椅包裹。

胥午梅回忆说,与罗京相识是在1986年地方台组织播音员进京学习的时候,当时罗京是主讲之一,刚刚出道的他是女播音员心中的白马王子,“他在屏幕上非常认真严肃,其实私下里是一个特可爱的大男孩。”

罗京病中,组长李瑞英曾带领同事探望,那是他与同事们的最后一次聚会。

胥午梅说,那是在去年年末,地点选在罗京家附近的餐厅。

当时罗京刚刚做完化疗,进门时他主动将帽子摘下来展示光头,还安慰大家说:“不着急,我快好了,等我再蓄一两个月头发,春节就能回去上班了。”
30#
 楼主| 发表于 2009-6-7 10:07:12 | 只看该作者
众多央视名嘴赶来吊唁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罗明,朱军、水均益、李梓萌、白岩松、马斌等同事陆续赶到307医院的灵堂吊唁。马斌哽咽着回忆起与罗京共事的点滴,他刚刚主持读报节目时,在业界和理论界都显得很另类,也遭到很多非议。一次与罗京一起踢球,罗京半开玩笑地鼓励他:“小伙子,要挺住!”。马斌赋诗一首为罗京送行:“清醴送君去,云颠闻天籁。”

郎永淳说,他是2003年进入播音组的,从那时开始与罗京老师搭档。罗老师表面严肃,但为人随和,有些实习生刚来,许多业务不太熟练,他就让实习生将录音带拿来,细心讲解。虽然在电视里的罗老师不苟言笑,但是在生活和工作中,他是一个非常爱笑的人。

在李瑞英的记忆里,罗京是个特别敬业的人,只要工作有需要,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工作岗位,并且以最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最佳的工作状态完成任务。

央视戏曲频道主持人白燕生也赶到307医院。他说:“我的很多同行都不愿意来打扰他,他为人很低调。罗京是我大哥,同时也是我的戏友。大家都知道他的京剧唱得很好,其实他唱京剧更多的是排遣压力,我们聊得最多的也是京剧。”白燕生说:“罗京26年无差错的播音,是用一种责任树立的职业标杆,我希望他能一路走好。”

昨天下午4时许,治丧委员会名单确定,主任焦利台长,副主任是张长明、罗明副台长。成员包括中央电视台分党组成员等近30人。治丧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欣雁。307医院灵堂上午9点到晚6点接受公众表达哀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Astronomy Forum of Starry Sky ( 浙ICP备16020121号 )

GMT+8, 2024-6-27 03:00 , Processed in 0.0922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