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星天文论坛(大陆著名天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历史
查看: 533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5-8-6〗〖转帖〗虑镜在星野摄影的应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6 19:2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虑镜在星野摄影的应用

王为豪

   虑镜可以部分或完全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而让其他波长的光穿透。摄影时透 过使用虑镜,我们可以选择性地让我们想要的光进入镜头,以改变画面的色调、突出某些特定颜色的景物。
   做天文摄影时,虑镜最重要的用处之一便是吸收掉包括光害在内的天空背景光。因为当天空背景不够黑时,一些很暗的天体会被淹没在背景中,长时间的曝光所能得到的,也只是泛白的背景而已。这时,只有使用虑镜来隔离天体的光与其他杂光,才有希望拍出这类暗淡的天体。此外,虑镜在天文摄影上较次要的作用是丰富画面的色调、增进画面的美感,使照片更具吸引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以几个常被摄星者使用的虑镜为例,向大家介绍我们在选择虑镜时所依据的原理及心目中的考量。本文内容将集中于以传统底片做星野摄影的虑镜应用,我将不讨论 CCD 摄影以及行星或太阳摄影用的虑镜。

发射型星云与光害的光谱

   若不考虑对照片色彩产生的视觉效应的话,最理想的虑镜是只让目标天体的光通过,而虑除所有其他天体与光害的光。如果我们想拍的天体是恒星(包括星团与银河)或反射星云(如昴宿星云、心宿二星云等),这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这一类天体发出的光属连续光谱,从蓝光到红光都有,你不可能期望又要虑去光害又不损失这类天体的光。另一方面,发射型星云( emission nebula,包括红色星云与行星状星云)则是有希望满足前述理想的天体。来自此类星云的光线除了少量散射的连续光外,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波长,也就是线型光谱,图一即是一典型的红色星云光谱,我们不妨注意几条明显的谱线,最强的是 Hα(波长 6563Å)及[NⅡ](6548、6584Å), 次强的有  Hβ(4861Å)、[OⅢ](4959、5007Å)及[OⅡ](3726、3727Å)等。最 强的 Hα与[NⅡ]都在 6500Å 左右是使这类星云在照片呈现红色的主因,而[OⅢ]则在行星状星云中较强,行星状星云的绿色部分可以说就是它造成的(注一)。    我们再看看都市中的光害。都市中最主要的照明光源是汞灯(即日光灯)与钠灯,它们发出的都是线光谱,而发出连续光的照明器材比例并不高且多局限于室内。因此,当我们远离都市,看到的光害便以汞灯与钠灯的散射光为主。表一即 是光害的几条主要谱线,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主要集中在波长 5400Å 到 6000Å 之间(即人眼最敏感的范伟,不然要它们做什么呢?)以及 4000 到4500Å 之间,在这两个范围内基本上是没有发射型星云的光的。

   利用发射型星云与光害两者谱线位置不重叠的事实,我们比较容易找到适合的虑镜将它们分开,接下来的讨论也将集中在这儿。要拍其他连续光的天体的话, 虑镜就只能搔搔痒,不是很有用。不过这也不会是大问题,红色星云不是大部分摄星者的最爱吗?能对付它,我们就很满足了。

直切式虑镜的应用

   在了解哪些光是我们想要的,哪些是不要的之后,便可以开始寻找合适的虑镜。
   首先想到的是直切式虑镜( Sharp Cutting  Filter),是把波长短于某特定波长(此后称临界波长)全部虑除而长于该临界波长的光全部通过的虑镜,其中以富士的 SC 系列最有名(SC 缩写即来自 Sharp Cutting)。以最常见的SC64 为例,其特性曲线如图二,我们可以看到图二:SC64 的特性曲线 它对波长 6400Å 以上的光是几乎透明的,而对 6400Å 以下的光则为不透明。其他 的直切式虑镜如  SC40、SC56  等,都可由名称后两位的数字来了解该虑镜在透光 与不透光间的临界波长。
   既然来自星云的光绝大多数是在 6500Å 以上,而光害则在 5000 到 6000Å 之间,我们便可用临界波长在 6000 到 6500Å 之间的直切式虑镜来将两者隔开。当然, 这是针对黑白底片而言(基本上指的是 TP2415,请参考注一),把这样的虑镜用在彩色底片上的话,拍到的所有东西都会是深红色,令人难以接受。
   常被拿来这么用的是 SC64 与 SC60。前者是极深的红色,透过界限紧邻着 Hα 的 6563Å,是效果最强的虑镜,通常与氢气增感后的 TP 及低焦比的光学系统一起 使用。SC60 比 SC64 多透过了一些星云的光与光害(天光的 O I,见表一)及大量的恒星光,用它拍出的照片基本上与 SC64 差不多,只是星点稍多而已。通常,拍 较亮的红色星云只需用 SC60,很暗的才需要用 SC64。
   直切式虑镜也是用来对付色差的好工具。一般不是很好的折射式望远镜,会把消色差范伟定在人眼较敏感的 4500Å 到 6500Å 之间,如此在眼视时并不会感到 太大的色差。但这类系统往往在 4500Å 以下时,色差会急剧地加重。偏偏只要是 温度比太阳稍高的恒星,就会发出很多短波长的光,而且底片看得到这些光。因此用这类系统拍星星的话,彩色照片上很多星周伟都会有蓝晕,在黑白照片上这些星则会显得肥大,都是不能容忍的。
   常被用来削减色差的是 SC42 与 SC46,除了蓝色星云外,大部分的星光都被保留了,被吸收掉的是会让你看出色差的短波长的光。通常,SC46 只适合黑白底片,因为已有不少蓝光被它吸收掉,用彩色底片的话画面会有可察觉的变黄,要拍蓝色星云的话,亦是以SC42较合。当然,也可以视情况使用介于二者之间的SC44。
   除了富士的直切式虑镜有系统化的命名法则,其他厂的就很难从名称上一眼看出它是不是直切式虑镜,或其临界波长为何。表二中列出几种天文摄影常用的富士SC虑镜及各厂所生产相当的虑镜名称,供各位参考。



干涉虑镜的应用

   前一段提到的  SC64、SC60  等直切式虑镜最大的缺点是不能给彩色底片使用,用于黑白底片时则只适于拍摄红色星云,而不适合行星状星云,因为在行星状星云中很重要的[OⅢ]与 Hβ被虑掉了。这时我们或许会想,要是有一种虑镜能刚好只虑掉 5400 到 6000Å 之间与 4500Å 以下的光,那它不只可用来拍行星状星云, 或许还可以给彩色底片用,这岂不是太完美了?事实上,干涉型虑镜可以做到这一点。
   一般摄影用的虑镜多半是在镜片材质中加入染料而做成;另一种虑镜则是在镜片表面镀上许多层折射率不同的薄膜,利用光在薄膜间多次反射产生的破坏性干涉来消除我们不想要的光,这种虑镜即为干涉型虑镜。干涉型虑镜在光学波段的天文观测中被极大量地运用,给业余天文摄影用的干涉型虑镜,就是我们泛称的光害虑镜。
    光害虑镜中最具代表性的美国 Lumicon 公司所生产的 Deep-Sky  Filter(日本人叫它 DSP,不知为什么),它的特性曲线就像图三那般奇怪的模样。很明显,它对表一所列的几条光害的谱线几乎都是不透明的,却对图一所示来自星云的光只有少量的吸收。加上它仍允许相当多量的蓝光与绿光(注二)通过,即使用于彩色底片,也不会得到只有单一色调的星点。
   在抗光害方面,我在山上使用这款虑镜时,尽管用的是光圈3.3与 800度底片这样高速的组合,在一小时以上的曝光后,得到的底片底色仍与未曝光差不多。这表示它虑除光害方面相当值得信赖,而且经得起极长时间的曝光。
   在曝光时间方面,对大部分星云来说,曝光时间反而可以比不加虑镜稍短, 因为在几乎没有背景的状况下,不用太长的曝光即可令星云突出出来。但若拍的是像 M42、M17、M8 一类明亮且中心发白光的星云,因为它们含有很多连续光, 而这些连续光会被虑镜吸收掉一大半,所以曝光时间反而要延长(注三)。
   在照片颜色方面,Deep-Sky 虑镜拍出的星点较无变化,除非用对底片,否则不容易拍出红蓝俱全的星点,而它拍出的星云则呈现深红色。较具体的例子是天文通讯 248 期封底的北美洲星云,大家可以参考看看。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Deep-Sky 虑镜在摄影时,只适于在光害微弱地区用以强调发射型星云。在市中心用它不保证会有好下场;而若要拍反射型星云或星系等连续光天体的话,Deep-Sky  虑镜都会将这类星云的光削弱很多,即使用极长时间 的曝光也难以有效拍摄(注四)。
   如果拍摄地光害稍重,或希望得到更强烈的效果,则可考虑 Lumicon 公司的另一款 Ultra High Contrast Filter(简称 UHC)。图四是 UHC 虑镜的特性曲线,基 本上它可以看成是 Hβ与[OⅢ]附近开了个窗口的 SC64。因此 UHC 虑镜与 SC64 相比,可以在引入最少量的光害下,兼顾了拍摄行星状星云的可能性,而即使拍一般红色星云,也因引入了 Hβ而可省下些曝光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UHC 虑镜是比 SC64 更值得采用的。当然,其与SC64一样,只适用于黑白底片。
   现在,Deep-Sky虑镜在日本已有几位知名的使用者,在台湾几位特别爱拍星 云的同好则是人手一片。除了Lumicon厂以外,其他厂也有提供类似的光害虑镜,如美国的Meade、Orion,日本的Mizar、Kenko等,选用时应留心它们是像Deep-Sky虑镜一样可用于彩色底片(透过范伟较大),还是如UHC虑镜一般只适用于黑白底片(透过范伟较窄)。


色修正虑镜

   前面提到的虑镜,包括直切式与光害虑镜,其特性曲线的形状是极端的,对大部分的波长而言,不是完全透过就是完全吸收,这在使用彩色底片时,会对画面色调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日本流行的折衷方法是,只在曝光中途使用这些虑镜 而不全程使用,例如在曝光前半段加虑镜而后半段不加。如此,摄得的彩色照片不会有过度偏差的色调,红色星云也可获得加强(注五)。同样的手法也可以在拍摄其他天体时,用以部分抑制光害。
   前述的两段式用法在操作上并不容易,且只适于在弱光害下搔搔痒。这种时候,不如直接用调色的虑镜。

摄影家们在用彩色底片拍照时,常需要针对现场的照明环境与底片特性,用一些能使画面色调产生微妙变化的虑镜。这类虑镜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所谓的色 补偿虑镜(Color Compensating Filter,简称 CC 虑镜,柯达与富士都有生产),其他还有柯达的 Conversion Filter、Light Balancing Filter 等。我们以下的介绍将集中 在 CC 虑镜的部分。
   CC 虑镜共有六种色调,分别是三色及其补色:R(红)、G(绿)、B(蓝)、C(cyan,生青)、M(magenta,紫红)、Y(黄)。例如 G 虑镜是用以强调绿色,而 抑制红色与蓝色,也就是 G 的补色 M;而 M 虑镜则反过来,可抑制 G 而同时强 调 R 与 B。另一方面,每一种色调的 CC 虑镜又由浅到深有各种浓度。以M为例, 浅到深的完整虑镜名称依序是:025M(这是柯达的称法,富士则称 2.5M)、05M、10M、20M、30M……。关于 CC 虑镜的特性曲线,我只以 M 为例绘于图五,因为详细的曲线形状并不重要。而且,CC 虑镜对于其所抑制色光的吸收量可直接由其名称上的数字读出,不需借助特性曲线,方法见
注六。
   看到 M 虑镜的特性曲线后,大家 应该可以想得到,它也可以用来抑制微弱的光害。当拍摄时天空透明度不顶好或拍低仰角天体时,得到的背景常泛着微绿,这时若不是真的要拍很暗的天体,用 M 色系的虑镜会比较恰当。
   例如,10M  约抑制了  20%的绿光(注六、图五),适合在光害微弱时使用。20M  较深,不适合拍摄绿色成份较重的天体,如行星状星云与呈现橙色的夏季银河 ( 因为橙色是红色加绿色)。而更浓的30M对绿光的吸收已达50%,不但只适合拍红色与蓝色的天体,最好只与负片搭配使用,这样要是不幸画面调色改变过剧,还可以在洗相时加以修正。
   除了 M 色系的 CC 虑镜可用来修正因光害而偏绿的背景,R 色系也可用来单独强调红色星云。例如,较浅的 10R 可用于正片;较深的 20R 或 30R 则只适用于负片,且要小心对其他颜色天体的影响。
   以上的考量,都是只考虑天体与背景的效应,但是很多时候,底片本身在做天体摄影时就会有色调偏移。当你拍的天体较亮,这种色调偏移较不明显;当你拍的天体很暗,就会看出很明显的色调偏移。这是因为彩色底片的红、绿、蓝三层感光乳剂的倒数律失效(Reciprocity Failure)步调不一致而造成。这种现象严重的底片当然不宜使用;轻微者,负片可在放相时修正回来,正片则可考虑用CC虑镜来修正。
   例如,富士的G400(约流行于 1994 到 1997 年)是很优秀的天文摄影用负片, 它对蓝、绿色光的感光能力很强,红光相较之下稍弱。这时,可考虑用 10R 或 20R 来修正,拍暗的红色星云时,还可考虑用 30R。又例如,Konica 的400 度负片有 偏紫色的传统,从过去的 XG400 到 LV400(97 年停产)皆是。若拍的不是以红、 蓝光为主的较暗的天体,可以考虑用 G 色系的 CC 虑镜来修正。例如,若要拍明亮的夏季银河,色偏会较不明显,用浅色的 5G 或 10G 即可;拍椭圆星系时因对象较暗,适用的虑镜从 10G 到 30G都可能(注七)。正片方面,柯达的 EPP、EPD、 EPL 及富士的 Provia  400 等,都需要用 R 色系的虑镜来修正红色的不足,修正量因底片而异,使用者须事先测试。
   各种不同色调、不同浓度的 CC 虑镜的应用不只以上几例,尤其面对连续光谱天体及使用彩色底片时,其所能产生的变化远多过直切式与光害虑镜。只有充分了解天体、虑镜、底片三者的特性,才能拍出色调丰富的照片。


其他关于虑镜的问题

   前面我介绍了几种虑镜在星野摄影上的应用,现在让我来谈谈虑镜本身的问题,这是使用者最好要知道的。

虑镜的材质

   一般摄影者用的虑镜几乎都是玻璃制的,圆形的玻璃虑镜在外侧套上金属框后,旋在镜头前或望远镜中使用。本文中提到的B+W、Kenko、Lumicon 等厂的虑镜皆属此类。另一种虑镜是薄片型虑镜,其材质有胶质(gelatin)与醋酸纤维(acetate)两种。本文提到的柯达的Wratten与CC属胶质虑镜,富士的SC 与 CC 则属醋酸纤维虑镜。柯达的胶质虑镜只有 0.1mm(?0.01mm)厚,最常见的尺寸为75mm 见方, 也有 100mm 或更大的。据柯达宣称,醋酸纤维虑镜的厚度不均匀性会比胶质虑镜大,光学表现稍差。
   刚买回来的薄片型虑镜就是很单纯的一片胶片,四周没有支持体,使用上比玻璃虑镜不方便。想加在镜头前的话,可以配合Cokin的虑镜架与其供薄片型虑镜用的框;若要放在望远镜里,就得自行切割成适当的形状,再设法加进光路。除了使用不便外,薄片型虑镜的另一个缺点是脆弱,它禁不起任何触摸、刮损及潮湿,很容易受潮而弯曲、褪色,甚至长时间处于明亮的环境也会引起褪色。基本上,要有把它当消耗品来用的心理准备。
   但另一方面,薄片型虑镜有个玻璃虑镜完全比不上的优点,那就是它的光学表现。当虑镜不是放在光学系统的正前方,而是光路中,正如大部分的望远镜头与天文望远镜一般,虑镜本身即会引起焦点的移动以及包括色差在内的各种像差(请看下一小节)。这种效应,虑镜愈厚愈严重。因此相较之下,只有0.1mm 厚的薄片型虑镜对影像品质的影响可说小之又小,尤其是厚度均匀性相当好的胶质虑镜。
   我自己使用胶质虑镜的方式是,裁成圆形后夹在两个虑镜环中,当然,原有的玻璃虑镜已被我拿下来了。不用时我会将虑镜取下,用拭镜纸夹住、压平后放入干燥箱。即使如此,山上山下的潮湿也很快地伤害了它,估计使用五个夜晚后就要更新了。B+W 公司很体贴地把柯达的 CC 虑镜胶封在两片玻璃内,制成圆形虑镜出售,不仅使用上方便,更不用担心虑镜受到伤害。不过,这只适用于镜头前,若用于光路中,则失去了薄片型虑镜的优势,要有接受相对后果的觉悟。

虑镜对成像的影响

   我们平常关心虑镜的光学品质时,通常只在乎其两个表面的平行性与平面 性。这是因为若把虑镜加在镜头前,只要平面性与平行性良好,就不会影响影像 品质。然而,若是加在光路中,通过虑镜的是汇聚的而非平行的光束,此时即使是拥有完美平面性的虑镜,也会大大影响最终成像。

   让我们看看图六的例子,两束原本要要汇聚到 F1 点的光,在加了虑镜后各自产生偏移,成为汇聚到 F2 点。这告诉我们第一件事,在汇聚光路中加入虑镜会让焦点向后移动,例如,若用的是厚度 3mm、折射率 1.5 的虑镜,对于焦比 2.8、4 与 6 的光学系统来说,焦点的后移量都约是 1mm,但造成的星点直径增加则分别 有 0.36mm、0.25mm 与 0.17mm,都非常大(注八)。所以,在望远镜中加入或更换虑镜后,重新对焦是绝对必要的。

   这种焦点后移的效应基本上与虑镜厚度成正比。因此,若使用的是前述的薄片型虑镜,除非使用的是焦比极低的系统,否则加入虑镜后即使不重新对焦也无所谓。

   除了焦点后移外,虑镜也会引入球面像差。如图七,来自主镜不同区域的两 组光束 A、B,原本可顺利地汇聚到同一点,但经过虑镜后各自产生偏移而汇聚到 不同的两点。这效应基本上也是正比于虑镜厚度而反比于主镜焦比。例如,仍是厚 3mm、折射率 1.5 的虑镜,而主镜焦比 2.8,因此产生的星点变粗,少则10µm,多 20µm,不可不慎。
   不过,这种困扰只出现在天文望远镜上,因为虑镜内置的长镜头在设计时即已考虑到这现象而加以消去。这也是为什么望远镜头即使不使用虑镜,也要放一块透明的保护镜在里面,不放反而会产生像差。而对天文望远镜来说,此一现象 主要影响着焦比 3.5 以下且焦距在 600mm 以下的系统;长焦的系统不论焦比是大是小,都较不受影响。而使用薄片型虑镜是唯一合理的解决方式。
   焦点后移与球面像差是光路中的虑镜所引入的两个主要问题,除此二者,还有色像差、像面弯曲等等,但就星野摄影的角度来看,这些就显得比较次要,故不再加以讨论。

结语

不论用的底片是黑白或彩色,虑镜的效果都可以是立竿见影的,前题是要用得对、用得好。你总得先知道背后的理由,才能判断该怎么做、会出现什么结果。 希望本文带给大家的,不是一堆虑镜的型号,而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态度, 这永远是拍出好照片的必要条件。

注释

注一:值得留心的是,贡献红色星云中绝大多数的光的 Hα与 NⅡ等谱线,波长都 在 6500Å 以上,而对大部分的黑白软片来说,在 6500Å 以上的感光能力是很差的, 但柯达的 TP2415 是个例外。若要用 TP2415 以外的黑白底片来拍红色星云,只能 寄望拍到较弱的 Hβ、[OⅢ]、[OⅡ]等谱线,效率会很低。

注二:附带说明一下,最粗略的分法是:5000Å  以下是蓝色光,5000Å  到 5800Å是绿色光,而 5800Å 以上是红色光。

注三:M42 是最明显的,其中含有大量的连续光,任何人都可以看出 M42 中心不似其他星云那么红。我个人用 Deep-Sky 虑镜拍 M42 的经验是,曝光时间几乎要加倍,因此可能不用还比较好。

注四:最佳反面教材是“天文ガィド”杂志 1996 年 12 月号 145 页上半部的M33, 作者用了 Deep-Sky 虑镜后,一页原本只要一小时曝光即可的照片,变成即使配合 了冷却相机这么有力的增感方式、长达两小时的曝光,及显影增感等手段,星系 本体都仍处于曝光不足的状态,讯噪比非常地差。相反的,星系中的红色星云却快曝光过度了。

注五:一个成功的例子是,在注四中所述的同一期杂志,第 144 页下方的 IC1805、1848。
注六:见下一贴的图

注七:事实上,因为在呈现橙色的椭圆星系中,绿色光占了重要的比例,对绿光 感应力不佳的 Konica 负片其实是不宜使用的。因为即使用虑镜修正了色偏,曝光 时间也要很长才行。

注八:要算出这些数字一点也不难,只需用到高中物理里的折射定律。若需要简 单易算的公式的话,对于厚度 d 的玻璃虑镜而言,若光学系焦比是 F,则焦点后移 后将导致星点直径增加 d×0.35/F。而在最一般的状况下,底片上星点的典型大小是 在 30µm 到 50µm 之间,亦即在 0.03~0.05mm。

注九:本文原出处为 ALOHA 文小站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是王为豪(whwang@asiaa.sinica.edu.tw),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只要将此版权声明原封不动地放在文章中,并以此为唯一的版权声明,任何人可====地以任何形式修改、复制与散布档全部或部份的本文,包括贩售图利,以及将本文重新排版成各种档案格式,而不需经任何人同意。请你注意的是,不论你如何散布或修改本文,除了这段版权声明,你不能对你的散布品作任何其它的限制,也就是你不能限制他人散布你的散布品,否则作者将对你采取法律行动。如果你对扩充或修改本文有任何建议,请与作者联络,作者
将乐于把你的大名放在本文的扩充版本里。

表一.JPG (9.26 KB, 下载次数: 803)

表一.JPG

表二.JPG (18.77 KB, 下载次数: 775)

表二.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05-8-6 19:21:56 | 只看该作者
图补充

图一.JPG (10.72 KB, 下载次数: 426)

图一.JPG
3#
 楼主| 发表于 2005-8-6 19:22:18 | 只看该作者
图补充

图二.JPG (6.31 KB, 下载次数: 836)

图二.JPG
4#
 楼主| 发表于 2005-8-6 19:22:38 | 只看该作者
图补充

图三图四.JPG (13.27 KB, 下载次数: 790)

图三图四.JPG
5#
 楼主| 发表于 2005-8-6 19:22:54 | 只看该作者
图补充

图五.JPG (15.66 KB, 下载次数: 752)

图五.JPG
6#
 楼主| 发表于 2005-8-6 19:23:17 | 只看该作者
图补充

图六图七.JPG (9.69 KB, 下载次数: 741)

图六图七.JPG
7#
 楼主| 发表于 2005-8-6 19:23:37 | 只看该作者
图补充

注明六.JPG (48.6 KB, 下载次数: 813)

注明六.JPG
8#
发表于 2005-8-6 23:46:37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加精华了。
9#
发表于 2007-4-2 23:14:26 | 只看该作者
好贴,留下慢慢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Astronomy Forum of Starry Sky ( 浙ICP备16020121号 )

GMT+8, 2024-12-27 13:54 , Processed in 0.10037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