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从国家天文台了解到, 为完成绕月探测工程任务和射电天文观测而新建的两座目前国内最大的天线系统---北京密云50米天线和昆明40米天线目前已初步建成并交付,基本达到使用要求。
据悉, 北京密云50米天线已完成了俯仰旋变的精密调整与位置闭环、远控机和ACU上位机的联调,并进行了伺服系统位置闭环性能和主要参数的优化试验。自5月初起,还相继进行了天线测量和校准试验 ,成功地观测了的卫星源(如北斗卫星、双星和月球卫星SMART-1)和不同流量的射电源 。5月8-18日,密云50米天线VLBI系统完成了相关两台站和4台站联合试验,均获得成功,并具备实时VLBI任务的能力,表明密云50米天线系统已经基本具备观测能力 。
为赶上欧空局在轨月球卫星Smart-1的联合测轨试验,昆明40米天线自今年2月份开始加速建设,目前已完成了天线面板的安装和精调,进行了天线馈电系统性能测试及指向校正,跟踪不同射电源,初步测量方位和俯仰坐标误差,并完成了伺服控制系统的环路调整。5月16日,40米天线初步交付用于试验 。5月17日凌晨,40米天线与上海佘山站25米天线对月球卫星SMART-1进行了试验观测,数据事后传送到上海处理中心,获得了干涉条纹;随后上海25米、乌鲁木齐25米、昆明40米和北京50米4座天线对Smart-1卫星和射电源进行了实时VLBI联合试验,取得了成功,表明昆明站40米天线VLBI系统调试成功。
5月18日和21日,50米和40米天线均参加了VLBI四台站(密云站、乌鲁木齐站、佘山站和昆明站)对SMART-1的实时联测,获得了初步成功,表明了密云50米和昆明40米天线VLBI系统在技术上具备了执行任务的能力。根据嫦娥工程总体的安排,2006年5月底,两天线还参加了VLBI系统对SMART-1的正式综合测轨试验,目前已圆满完成了工程试验任务,表明北京密云和昆明两个地面站,无论天伺馈系统还是VLBI设备都已经具备了初步工作能力。
密云50米天线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54所自2002年10月开始研制,昆明40米天线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39所自2004年4月开始研制,在3年半(40米天线2年)的时间内,国家天文台完成了两座天线的建设。密云50米和昆明40米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射电天线,它们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将为国家天文台,乃至中国科学院承担更多的国家任务奠定基础条件。这两座目前国内最大的天线,用于天文研究,将大大提高天文观测能力。同时,密云50米和昆明40米可以与现有的佘山25米以及乌鲁木齐25米站一起,组成我国较完整的VLBI观测网络,开展天文观测和参加国际合作。【新浪科技】
密云50米天线
昆明40米天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