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星天文论坛(大陆著名天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历史
查看: 10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周最佳天文图片10.15-10.2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0-24 21:2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8 年10 月15 日
M16:老鹰星云的内部和周边
影像提供与版权: Andrew Klinger
说明: 从远处望过去,它形似一只老鹰;然而,仔细检视老鹰星云会发现其中的亮区,其实是可以望进较大黝黑尘埃壳中心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见到一座明亮的工厂,该处有一整个疏散星团正形成之中。在这个空穴之内、恒星仍在形成之处,散布着许多由黝黑尘埃和冷分子气体所构成的长云柱浑圆云球。而已经可见的数颗年轻蓝色亮星的星光和恒星风,正把残存的云气丝和气体及尘埃壁烧去和后推。编录号为M16、用双筒望远镜即可见的老鹰发射星云,位在北天巨蛇座之内,大小约为20光年,离我们则约有6,500 光年远。这张总曝光时间超过25小时的影像,结合了(以红色呈现)、(黄)及(蓝)在3个特定波长的辐射光。


2018 年10 月16 日
哈伯望远镜的木星紫外光照片
影像提供: NASA , ESA , Hubble ;影像处理与授权 : Judy Schmidt
说明: 紫外光波段的木星看起来稍有不同。为了深入解释木星云层的运动,也为了协助美国航太总署朱诺号太空船任务,了解所看到的小视野影像之行星科学内涵哈伯太空望远镜接获指令,定期拍摄这颗气态巨行星的整体影像。它用于监控木星的波段,是在人眼正常视觉之外的紫外光红外光。上面这幅摄于2017年的近紫外光影像,之所以看来稍有不同,部分原因是反射阳光的量有别,造成了视觉上的云层高度差和随纬度而异的亮度变化。在近紫外光波段,木星的南北极相对昏暗,而影像右方的大红斑小白斑(可见光)亦是如此。而更右侧的串珠状风暴系统,则是近紫外光最明亮的结构,因此在此图中色泽偏粉红(假色)。木星的最大卫星木卫三,位在影像的左上角。 朱诺号持续在为期53天的环形轨道上绕行木星,然而地球轨道上的哈伯望远镜,则慢慢从损失一部维稳陀螺仪之影响回复过来



2018 年10 月17 日
M15:紧实的球状星团
影像提供与版权 : Bernhard Hubl ( CEDIC )
说明: 梅西叶15(M15)是一个由超过100,000颗恒星聚成的庞大天体。它是我们银河系形成早期留存下来的,年龄高达130亿年的孑遗天体,也是目前仍在银晕里漫游的170多个球状星团之1。位在这幅清晰望远镜视野中心的M15,座落在北天的飞马座方向,大约35,000 光年远之处,远在带星芒的前景恒星后方。这个星团的直径大约为200,000光年,不过,超过一半的成员星汇集在中心大约10光年的区域里,让它成为现知恒星聚集最紧密的天体之一。使用哈伯望远镜进行的量测,发现越近中心的恒星速度越高,显示紧实球状星团M15的核心,藏有超大质量的黑洞。


2018 年10 月18 日
落日余晖里的切伦科夫望远镜
影像提供与版权 : Sarah Brands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说明: 在10月10日那天,一部新望远镜在落日中反射余晖。在上面这张摄于加那利群岛.拉帕尔马岛.穆查丘斯罗克天文台的影像里,这部望远镜的拼合镜面倒转了美丽夜空,形成黝黑地平面在上而多彩日落在下的景观。这片拼合镜面的直径有23公尺,装设在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CTA)的第一部大尺度望远镜1之开放结构上。大多数的地基望远镜都很难避开大气的干扰,所侦测的光会被晕开、散射及吸收。然而,设计要侦测极高能伽玛射线的切伦科夫望远镜,却需要大气才能运作。当伽玛射线撞击高层大气时,它会产生高能粒子簇射。此时位在镜片共同焦点的大型快速相机,记录了空气簇射粒子产生的,名为切伦科夫辐射的短暂可见光亮闪。这些亮闪则带有入射伽玛射线的时间、方向及能量等资讯。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规画最后会装设超过100部,分布在地球南北半球的切伦科夫望远镜。(Cherenkov Telescope Array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


2018 年10 月19 日
从夏天到冬天的银河
影像提供与版权 : [url=mailto:%20han%20[dot%7D%20physix%20[at%7D%20gmail%20[dot%7D%20com]Dong Han[/url]
说明:这张摄于埃菲尔自然公园(比利时与德国交界).高山沼泽区当地子夜时分的全景影像,呈现了悬在秋夜北方地平面上空的银河拱弧。把你的视线由西向东(左至右)扫过这片沼泽后方,你会见到前些时日北半球夏夜的明亮恒星,与及即将上位的北半球冬季亮星。影像里最明亮的天体,是左缘即将西沉的火星,就连西南地平面附近极端明亮的都市灯火,都难以减损其风采。构成夏三角的亮星牛郎、天津四和织女,则分跨在中左方的银河。而身为冬季六边形成员的五车二及毕宿五,与美丽的昴宿星团一同在东北方的天空绽放光芒。顺着木栈道远眺,视线几乎直指北斗七星,这个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四季可见的星官。斗勺的指极星,则直指上方位在影像中心附近的北极星和北天极。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这片星野的顶缘附近看到仙女座星系,另一个在影像视野里的大星系。




2018 年10 月20 日
猫眼星云的气晕
影像提供与版权 : Data: Michael Joner ( West Mountain Observatory , BYU),
Romano Corradi ( IAC ), Hubble Legacy Archive - Processing: Robert Gendler
说明:非因猎鹰九号火箭在日落后发射而形成的猫眼星云(NGC 6543),是天空最著名的行星状星云之一。在这张经过特殊处理,以呈现绵延超过3光年、庞大但极为昏暗外晕的组合影像里,形状对称且吸睛的星云位在中心。这幅结合地基及太空望远镜数据的影像,证实这个我们很熟悉的明亮行星状星云,周围有大片会发光的气晕。虽然行星状星云,长久以来咸认是类太阳恒星生命的最后一章,不过发现部分行星状星云具有外晕,则是最近的事。而这种外晕,很可能是恒星在演化较初期时所抛出的物质。虽然行星状星云阶段持续的时间,通常不会超过1万年,不过上面这个带有丝缕结构的外晕,天文学家估计其年龄介于5万到9万年之间。


2018 年10 月21 日
流星、彗星与海鸥星云
影像提供与版权: Takao Sambommatsu
说明: 这幅影像同时记录了一颗流星、一个彗星和一团美丽的星云。其中,最邻近且稍纵即逝的,是右上角曳着条形光痕、发光时间少于1秒的流星。这颗崩解于地球大气中的流星,其前身可能是源自贾科比尼-津纳彗星(Comet 21P/Giacobini-Zinner)彗核的小碎片,而这张影像同时也捕捉到这颗彗星。目前正在内太阳系飞掠、远离地球的彗星21P,则因其长直的尘埃尾水平横过影像中央而轻易可辨。在过去数个月里,用双筒望远镜即可见到这颗彗星,不过目前随着它往木星轨道附近退去,亮度也在降低之中。三者之中,最遥远的是位在影像左侧,远在3,500光年之外的海鸥星云(IC 2177)。这团相对庞大的海鸥星云,翼展宽达250 光年左右,而且可能在接下来的数十万年内都可见。为了记录其中最昏暗的天体,这幅大约2星期前摄于日本磐城市的影像,叠合了数张长曝光照片。你也许比所想的更快,就会看到上面影像中的这种流星,因为狮子流星雨的极大期就在今晚。




由星友空间网从成大物理分站繁体镜像翻译,感谢星友空间网的翻译。


结束,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线(零度星系)
获取更多天文和天象信息,请关注微博及微信公众号天文在线
转载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Astronomy Forum of Starry Sky ( 浙ICP备16020121号 )

GMT+8, 2024-6-26 10:44 , Processed in 0.0790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