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章为别处转贴过来的,是以天文摄影的角度进行叙述的,可供拍鸟参考!
直焦摄影
这一期我们要来说说天文摄影中,最吸引人、最迷人、最累人也最花钱的"直接焦点摄影"。所谓直接焦点摄影(以下称直焦点摄影),就是把相机直接接上望远镜,在望远镜及相机之间不加任何光学对象,直接使用望远镜来拍摄的一种方法。虽是不加任何光学对象,不过,如果是使用降焦镜或延焦镜,仍可算是直焦点摄影。所以其实用相机镜头来拍也是一种直焦点摄影,只是我们直接用望远镜来当镜头罢了。
另外,所谓的直焦点摄影,是指追踪摄影而言,"没有人会把相机装上望远镜,然后拿来拍固定摄影"(希望您不要做傻事),所以以下所称的直焦点摄影都是使用赤道仪的追踪摄影。
直焦点摄影的装备
通常望远镜的焦长都不短,焦比也不亮,而且天体都是暗淡的,所以都需要长时间曝光才能把天体拍摄下来。可是地球会自转、天体会移动,如果长时间曝光的话,那目标天体不就跑掉了吗?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直焦点摄影需要很多辅助设备,我们来看看:
相机部份:单眼相机(最好是B快门不用电力的机械式相机),快门线.
望远镜部份:任何一型望远镜(以品质高、口径大、焦比小者为佳).
赤道仪(坚固稳定为佳).
其余相关配件:导星望远镜、目镜导星监视器、星表星图、纪录用具怀炉红色手电筒.
直焦点摄影是很挑仪器的,尤其是望远镜和赤道仪。这是因为直焦点摄影的对象都是又小又暗的,所以曝光常常需要数十分钟,甚至一、二个小时。在这么长的曝光时间中,赤道仪优劣与否对照片品质有极大的影响,也对摄影者的体力有直接影响(因为您可以不用导星导得那么累)。虽说赤道仪很重要,但直接影响成像品质的,还是望远镜的品质。一支高级的望远镜拍出来的星像照片,绝对会比一般的望远镜来的好,所以望远镜的钱也是不能省的。
一般来说,折射镜拍摄的效果会比反射镜好,尤其对散光星云特别明显。但折射镜的价钱比反射镜高很多,所以到底要用何种望远镜,实在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建议选择望远镜的原则是:折射式-口径10公分以上,焦比不要超过8;反射式-口径20公分以上,焦比不要超过6,品牌上挑比较老牌、有口碑的厂商。如果经费上不允许做大投资,那么折射式10公分、反射式15公分是下限,再小的话,分解能、集光力都不够了。
直焦点摄影除了望远镜、赤道仪要花钱外,另外还有一些要花钱的,就是导星的外围装备。导星装备包含一个导星云台、一支导星望远镜、一个导星监视器和二颗目镜(高、低倍各一个)。这些东西价钱可高可低,但绝对是另一笔不小的开销。
直焦点摄影的对象
因为望远镜的焦距都不短,所以直焦点摄影只能拍到天空上一个很小的范围,不能拍大面积的星座。在这个小范围内可能有星云、星团或星系。也就是说,直焦点摄影的主要对象是星云、星团和星系。至于行星,因为它太小了,所以不能用直焦点摄影,而要用扩大摄影法,太阳系内能用直焦点拍摄的只有太阳、月球和彗星。
直焦点摄影的方法
直焦点摄影的第一个步骤是架好您的望远镜。这个动作包含:把望远镜、相机、导星装备等架好、锁紧在赤道仪上,并做好赤经、赤纬轴的平衡。平衡这个动作极为重要,它是决定您今晚拍照成功与否的极大关键。再来是校正极轴。极轴就等于是地球的自转轴,如果能非常准确的对准正北极点,那要拍坏了还真是难。
第三个步骤是导星。直焦点摄影最麻烦的部份就是导星。当我们到达观测地,把赤道仪和望远镜架好、相机接好、对好极轴后,并不是就可以按下快门了。在前面说过:由于地球会自转,所以必须要有赤道仪。但赤道仪不是地球,在马达的运转和极轴的校正上,不可能完全等于地球的自转,所以会产生误差。这个误差会在照片上显现出来,所以我们要用另一支望远镜-导星镜来观看并修正这个误差(因为单眼相机按下快门后,窗口内看不见影像,所以不能用拍摄中的望远镜来做这件事)。也就是说,当我们架好仪器后,就得用导星镜在拍摄天体附近找一颗够亮的星,放入导星监视器的视野内,然后用高倍目镜,从曝光开始到曝光结束,盯着这颗星看并修正您所看到的偏移(也就是赤道仪的误差)。每一张都得如此,焦点愈长愈要仔细、小心。您想想,在寒冷的夜里,您必须盯着导星监视器一连看上好几个小时,那儿也不能去、什么事都不能做、还得跟瞌睡虫抗战!这实在不是人该做的事。
直焦点摄影的问题
会让您一个晚上的辛苦白费的几个问题是:赤道仪的平衡、极轴的校准、目标找不到(或找错)、震动、灯光及选错底片等。
平衡及极轴的影响前面已经叙述,所以就不再说了。找不到要拍的天体,这是新手常常会有的问题。因为大部份的天体都很暗,如果望远镜口径太小,在相机窗口内根本看不到要拍的天体,所以得利用坐标来帮我们确定位置。每一台赤道仪上都有坐标环,先在望远镜视野内找到一颗已知坐标的恒星,然后把坐标环对好该星的坐标(这个动作叫归零),再来就可以用这个已经正确的坐标环和星表上的坐标来找出要拍的天体了。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寻星镜,看寻星镜内的星空,再比对星图,也是可以正确地找到要拍的天体。不过,建议寻星镜最好口径有5公分以上,以免力有未殆。
震动和灯光是小细节,但仍会影响拍摄结果,不能不小心。选错底片是一个不会让您全军覆没、但会让您再拍一次的问题。天体很暗,我们得选用高感度的底片,但太高感度的底片粒子很粗,解像力不好,所以要考虑望远镜的焦长、大气的稳定度和拍摄的天体这三个变量,来选择底片。通常用的底片是四百度~八百度的底片,至于到底要用那一种底片,限于篇幅,笔者无法详加说明,可直接寻问资深的天文摄影同好。
直焦点摄影的未来
愈来愈多的人做直焦点摄影不用底片,而改用了CCD。CCD是一种电子的感光装置,它的感度高,没有传统底片的倒数失效律、不用冲洗立即可看、可重复使用、可任意修改拍摄到的画面,而且CCD的画素愈做愈细,品质愈来愈好,所以就有愈来愈多的人使用CCD来拍摄天体。只是目前CCD仍然很贵,感光面积也比不上传统的底片那么大,使得CCD要普及仍有一段路要走。
直焦点摄影虽然麻烦,但还不算难,只要有心、有装备,要拍出一张不错的照片可以说是很容易的。这几年来,投入天文摄影-尤其是直焦点摄影的人愈来愈多,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代表有愈来愈多的人喜爱天文,投入星空的怀抱。笔者也希望所有喜爱天文摄影的同好能精益求精,提升品质,并影响更多的人走入大自然,追寻宇宙的奥妙。
图一 直接投影法
图二 加倍镜投影法
目镜放大摄影
在前几期上,我们了解了很多天文摄影各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一期要来说说最后一种天文摄影-那就是放大摄影。
放大摄影跟直焦点摄影一样,都是属于追踪摄影,只是曝光时间比较短罢了。但是放大摄影受制于外在影响很大,所以笔者认为放大摄影是所有天文摄影中最不好拍、最不容易拍到好作品的一种摄影法。
放大摄影的装备
放大摄影的装备与直焦点摄影的装备重复性蛮大的。不过放大摄影不用导星,可以省下一笔导星装备的费用,另外再增购放大摄影用的接筒即可。
相机部份:单反相机(最好是有内藏测光表的电子相机),快门线.
望远镜部份:任何一型望远镜(以大口径、长焦距为佳),高精度赤道仪.
其余相关配件:放大摄影筒,放大投影用目镜,记录用具.
各位可能心里已在怀疑笔者有没有打错字了,怎么在前几期讲到的天文摄影中,都推荐使用机械式单反相机,在放大摄影时就变成"电子相机"了呢?
没错!笔者就是推荐使用电子相机!理由是:一、放大摄影的曝光时间都不长,最多不过十数秒而已,所以长时间曝光会耗电的问题可以说是不存在的。二、行星的亮度一般都还算够亮(月亮就更不用提了),所以放大影像后,在某些高级的电子相机上还能测光,这对判断曝光时间的帮助很大,可以减少试误法所浪费的底片。
望远镜当然是愈大愈好,这是真理,而且焦距长的比较好,这是因为焦距长比较容易提高放大倍数。另外,放大摄影需要利用目镜来把天体的影像放大,而放大摄影用的目镜与一般目视的目镜不同,用放大投影专用的目镜拍出来的品质会比较好,但相对的,目镜的价钱也比较高。
放大摄影的对象
放大摄影主要是拍摄行星及太阳、月球表面上的局部,例如太阳黑子或是月面上的某个火山坑。这是因为行星的视直径很小,如果只用望远镜的焦距来拍,相片上的行星会小到只是一个点,无法看出行星的表面,所以必须要用目镜来把行星的影像放大,才能看出行星表面的模样或变化。不过也曾经有人用低倍目镜放大来拍行星状星云,会这样做主要是鉴于望远镜焦距不足,拍出来的星云太小。这种拍法相当困难,没有相当经验是很难拍好的。
放大摄影的方法
放大摄影的先前准备动作与直焦点摄影是一样的,都是先架好仪器(可以不架导星装备),做好平衡,对正极轴,然后找到目标,取景测光完毕后就可以按下快门了。唯一跟直焦点摄影不同的是相机的装法,相机并不是直接装上望远镜的。在望远镜与相机之间必需要有一个能衔接这二者,并且能装上目镜的一个接筒,笔者称这个东西叫放大摄影接筒。在望远镜之后先接上放大摄影接筒,再接上相机。接筒内先放入低倍目镜,找到要拍的天体后,再换上高倍目镜,然后取景对焦测光按快门。很简单,对不对?
放大摄影的问题
如果这么简单就好了。在地球上,我们需要空气才能生存,但就是这个大气层,严重干扰了天文观测和摄影。我们先知道二件事:一、空气的扰动会使得星点摇晃,造成画面的不清晰。二、焦距短的看的范围广,焦距长的看的范围窄。放大摄影之所以要用目镜来放大,就是因为望远镜的焦距不够长,必须利用目镜的放大功能来等效于焦距的延长。那焦距一长,看的范围就很小了,所以只要有一点点的空气扰动,在望远镜内就会很明显。因此,要拍到一张好的放大摄影作品,除了实力外,还得会察老天爷的脸色。
放大摄影的第二个问题是赤道仪的追踪精度。如上面提的,行星太小,所以要用目镜来放大(也就是延长焦距)。当我们放大的倍数极大时,延长的焦距大约都有数万mm,这么长的焦距,如果赤道仪的极轴对的不准或赤道仪追踪精准度不够,不要说曝光只有几秒,就算短到一秒内都会影响到拍摄天体的清晰度(也就是解像力)。再加上适合拍放大摄影的望远镜口径都不小,所以一台"够份量"的赤道仪是极必需的。
第三个问题比较怪,是震动的问题-不是地面或望远镜的震动而是相机反光镜的震动。单反反光式相机机内都有一面反光镜,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反光镜会弹起,这个动作会造成相机的震动(或说是望远镜的震动),愈暗的天体对这个动作愈不敏感,但对行星或月面的影响就不小了,所以如果相机的反光镜能弹上并锁住然后再曝光,这种相机才比较适合放大摄影用。
第四个问题是对焦。当我们用高倍目镜把行星放大后,行星会变得很暗,非常难对焦。除了使用比较亮的对焦屏之外,就只能多拍来累积经验了。
以上的问题现在有一个解决的方法(当然不是百分之百解决),这要拜科技进步之赐,那就是用高感度底片。现在世界各大胶卷制造商所生产的高感度胶卷,粒子已不比以前的一百度胶卷的粒子粗了,所以我们可以用四百度甚至八百度的胶卷来拍行星或月面,仍然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并且可以利用高感度来缩短曝光时间,克服大气扰动及追踪误差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如图:目镜法
目镜法也是将望远镜的射出光线调成平行,相机的镜头调在无限远即可,目镜与相机距离随意,当然越近越好,比较好安装。
此法的合成焦距多少?假设原有物镜焦距F1,目镜焦距为F2,相机的镜头焦距为F3,合成焦距为F4。
则:F4=(F1/F2)×F3
也就是等于前端原来望远镜的倍数乘上相机焦距。
图3
图4
投影放摄影
目镜投影法
有时拍行星因为星像实在太小会用目镜投影法来投影,这种方法类似正像镜的光学结构,但是因为要装相机,也会有接合不稳的问题。目镜与底片距离越长,倍数就越大,但也越不稳。
另一个问题是因为倍数很大很暗,用单反相机的对焦屏很难对焦。因为很暗所以也需要追踪马达,要自己作有一定的困难度。
如图:目镜投影法
图5
[ 本帖最后由 hefanghua 于 2007-11-22 23:46 编辑 ] |
-
1.gif
(2.44 KB, 下载次数: 438)
直接投影法
-
2.gif
(2.62 KB, 下载次数: 461)
加倍镜投影法
-
3.gif
(3.2 KB, 下载次数: 466)
图3
-
4.gif
(10.83 KB, 下载次数: 3006)
图4
-
5.gif
(2.81 KB, 下载次数: 447)
目镜投影法
|